岸暝侵云,江深妒雪,萧萧声遍秋风。
伤心客路,摇落正相同。
十月江南暮景,空凝望、烟雨冥濛。
谁为伴,鸥汀紫蓼,渔舍更丹枫。孤蓬。
还夜泊,一声残笛,数点离鸿。
更怜他寂寞,露蕊霜丛。
偶尔斜阳影里,还误认、柳絮漫空。
青山外,平波渺渺,几欲泣途穷。
岸暝侵云,江深妒雪,萧萧声遍秋风。
伤心客路,摇落正相同。
十月江南暮景,空凝望、烟雨冥濛。
谁为伴,鸥汀紫蓼,渔舍更丹枫。孤蓬。
还夜泊,一声残笛,数点离鸿。
更怜他寂寞,露蕊霜丛。
偶尔斜阳影里,还误认、柳絮漫空。
青山外,平波渺渺,几欲泣途穷。
这首清代董俞的《满庭芳·其二·芦花》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日黄昏的凄美画面。开篇"岸暝侵云,江深妒雪,萧萧声遍秋风",通过"岸暝"、"江深"和"秋风"的意象,展现出江边芦花在暗淡天色与秋风中摇曳的景象,仿佛江水因芦花的洁白而生出嫉妒之情。
"伤心客路,摇落正相同",诗人借芦花的凋零,寓言旅途漂泊者的孤独与哀伤,与芦花的境遇相共鸣。接下来,"十月江南暮景"进一步渲染了深秋的寂寥,"空凝望、烟雨冥濛"则描绘出江南特有的迷茫烟雨,增添了离愁别绪。
"谁为伴,鸥汀紫蓼,渔舍更丹枫",诗人以鸥鸟、紫蓼和红枫为伴,反衬出旅人的形单影只,更显其孤独。"孤蓬"一词,比喻自己如无根之草,随风飘荡。
"一声残笛,数点离鸿",笛声与离雁交织,勾起更深的离别之感。"更怜他寂寞,露蕊霜丛",芦花在露珠霜华中显得更加孤独,触动了诗人对芦花的怜悯。
最后,"偶尔斜阳影里,还误认、柳絮漫空",夕阳下的芦花被误认为是飘飞的柳絮,更显其凄迷。"青山外,平波渺渺,几欲泣途穷",诗人以景结情,青山、平波与无尽的远方,象征着前途的迷茫,让人感到无尽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芦花为载体,表达了旅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孤寂无奈,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玉山草堂绝清妍,画图书卷置两边。
长松落子当窗前,鹤踏芝云舞翩翩。
碧梧翠竹摇秋烟,凤凰一鸣三千年。
松溪石磴相周旋,绿萝飞花百尺悬。
草堂主人真晋贤,手持麈尾谈重玄。
傲睨万象心炯然,示我新诗三百篇。
瀑流倒泻挂青天,匡庐先生乃谪仙。
谑浪高谈惊四筵,乐府不写金花笺,日日江头浮酒船。
爱我草圣如张颠,酣歌草堂屋西偏。
醉来狂歌舞跹跹,共入芙蓉花底眠。
李生东吴人,住在东吴市。
手持贾谊书,去谒汉天子。
天子白玉阙,虎豹守九关。
黄金烂初日,照耀蓬莱山。
愿为丹穴凤,飞入五云间。
莫学襄阳孟夫子,诵诗玉堂空放还。
劝尔一杯酒,与尔作离别。
西风吹折杨柳枝,八月燕山夜飞雪。
君当挂席大河去,我还拂袖东山岑。
闭门自扫石上月,绿萝树底弹鸣琴。
幽意不自惬,怀山耿予胸。
荆南美春物,云锦千万重。
绿溽错众卉,青峭罗群峰。
雷鸣两崖擘,日出万象供。
灵响落空谷,凝阴秘幽踪。
石泄寒濑碧,花炫晨露浓。
窥萝骇猿鸟,涉涧趋虬龙。
真境窈难状,高情夙所钟。
时迈迹逾爽,神驰体焉从。
喧呶非予乐,索寞适子逢。
空室暂淹泊,讽咏聊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