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陶侃》
《咏史.陶侃》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苏峻鲸奔正可忧,翻令王室备荆州。

五陵松柏无遗种,谩为桓温拾竹头。

(0)
翻译
苏峻叛乱如同狂暴的鲸鱼般令人忧虑,反而使得王室不得不加强荆州的防备。
曾经显赫的五陵松柏已无遗存,桓温的功业如今只剩捡拾竹简的虚名。
注释
苏峻:指苏峻,东晋时期叛军首领。
鲸奔:比喻叛乱者的凶猛。
王室:指东晋朝廷。
荆州: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此处代指军事要地。
五陵松柏:象征皇室的威严和历史遗迹。
遗种:残留的树木。
桓温:东晋将领,曾有征伐北方的功绩。
拾竹头:比喻桓温的功业徒有虚名,如捡拾竹简上的字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代初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陶侃》。诗中通过描绘苏峻叛乱时的历史情境,表达了对陶侃智勇的赞扬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苏峻鲸奔正可忧",以苏峻叛乱比喻为凶猛的鲸鱼狂奔,形象地表现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令人担忧。

"翻令王室备荆州",这里的“荆州”暗指陶侃在对抗苏峻时,被任命镇守荆州,显示了朝廷对他的倚重,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战略部署对于稳定局面的重要性。

"五陵松柏无遗种",用五陵松柏象征皇室的衰落和历史的沧桑,暗示了王室的没落,而陶侃的出现就像松柏一样,虽处逆境仍坚韧不拔。

"谩为桓温拾竹头",桓温是历史上的人物,这里借喻陶侃虽身处困境,却能像桓温捡起竹头(竹简)般,收集可用之才,积极应对危机,展现出他的智谋和领导才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既赞扬了陶侃的英勇与智谋,也寓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初春观梅

早春风物禁城隈,独爱先芳几树梅。

林色不缘纤草绿,雪香宁待百花开。

已分淑气临诗卷,更为馀寒送酒杯。

隔坞绯桃看渐发,移尊端合拟重来。

(0)

熊颜二茂才各以诗为贽赋答二首·其二

楚畹曾传大国香,相逢意气即飞扬。

艰危鸟道非龙种,蹀躞词场总雁行。

得路云霄终接武,论文风雨暂连床。

荆州敢谓同司命,却喜文林集众芳。

(0)

寄题顺德双塔

城南千尺驾虹桥,桥下江声旦暮潮。

云际何来双玉笋,雨馀忽对两霞标。

地灵终古文成象,词客高秋赋屡招。

倚槛天风吹万里,即看鹏翼共扶摇。

(0)

恭遇平倭颁诏答石参藩

几年飞挽佐东征,凯奏才闻入帝城。

岛屿鲸鲵千浪息,丝纶日月万方明。

休誇校猎长杨馆,但听铙歌细柳营。

不是舞干能格远,勋名谁解动公卿。

(0)

寄答陈公衡仪部时在忧中

岁月风尘可易逢,都门空忆旧游踪。

官仍抚字甘留滞,署有清华待秩宗。

海畔买邻千树隔,郢中传调八行封。

百年礼乐须今日,早别松楸向九重。

(0)

为宋黄勉斋先生竖坊兼立其裔孙奉祀答周文学二首·其一

想像遗踪五百年,溪山留胜尚依然。

一时厉禁浑无恙,万古斯文赖有缘。

仰止将兴闽绝学,景行端藉曾多贤。

讲堂况复馀光霁,桃李当春已自妍。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