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勘灾·其一》
《勘灾·其一》全文
清 / 周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大澳澎湖一十三,海山断续海东南。

墙堆老古石犹白,菜煮糊涂粥亦蓝。

牛粪烧残炊榾柮,鱼粮乏绝摸螺蚶。

剧怜人与鲛人似,可惜冰丝不育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澳澎湖地区的灾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艰苦以及人民生活的困顿。首句“大澳澎湖一十三,海山断续海东南”点明地点,以“一十三”暗示岛屿众多,而“海山断续”则描绘出海与山交错的地理特征,暗示了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接着,“墙堆老古石犹白,菜煮糊涂粥亦蓝”两句,通过“老古石”的白与“糊涂粥”的蓝,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描绘了物质条件的匮乏,也暗示了生活状态的艰难。而“牛粪烧残炊榾柮,鱼粮乏绝摸螺蚶”则进一步展示了灾情的严重性,牛粪作为燃料,鱼粮短缺至只能捕捉螺蚶为食,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灾民的生活困境。

最后,“剧怜人与鲛人似,可惜冰丝不育蚕”表达了诗人对灾民的深切同情,将灾民与鲛人(传说中生活在海底的人)相比较,暗示了灾民处境的悲惨,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养蚕的遗憾,进一步强调了灾情的严重性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生活细节,深刻反映了灾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作者介绍

周凯
朝代:清   字:仲礼   号:云皋   籍贯:浙江富阳

嘉庆十六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善诗画,尤工山水。未第时,每阴雨辄入山观烟云出没,以资画趣。有《内自讼斋杂刻》等
猜你喜欢

通天台

清渭流无极,高台迹已平。

寻常兴废事,何与沈初明。

(0)

自辰溪舟行至沪溪用玉松自溆浦至辰溪道中韵·其一

小雨辰溪道,乘流两桨间。垂藤花䍡?,夹树鸟绵蛮。

云堕仙人屋,风高帝女山。

翻嫌滩意稳,不遣听潺湲。

(0)

题述庵比部蒲褐山房诗·其四

到来便当脱朝簪,昼拓湘棂暑不侵。

横阁露枝延鹤梦,填阶风叶压蛩音。

居安僻地除官样,人阅中年长道心。

莫怪句留常永夕,天涯何处托苔芩。

(0)

南康县

曲折芙蓉渡,沙明日又低。

山城短于竹,茅舍半临溪。

好鸟寻常见,晴岚咫尺迷。

惟凭双塔影,犹可识东西。

(0)

忆远曲

鲤鱼风起江涛恶,昨夜郎船何处泊。

武昌遥望天上头,客梦况隔巴江秋。

杜鹃不解催归去,处处征帆送津树。

日落黄陵古庙烟,秋风那顾客衣穿。

霜天手冷鹍弦歇,苦雁声中堕寒月。

红颜寂寞宁自嗟,只念游子羁天涯,破屋孤镫枕如水,也应似妾空闺里。

(0)

元祐党籍碑在桂林者今尚存沈鲁堂太守拓一本见示援笔作歌

崇宁四年二月吉,臣京奉敕书党籍。

首编元祐终元符,所在郡司咸勒石。

大书深刻何煌煌,执政待制分班行。

聿从章相初定案,七十三人已滥觞。

子瞻儋州子由雷,分地各就名偏旁。

兹更增列三百九,直空人国无留良。

殁者追夺生者窜,并禁子孙仕朝堂。

兼有曾持绍述议,亦得附骥分余光。

问胡作此一网计,众正登朝我将弃。

遂甘铸铁错竟成,肯令死灰焰重炽。

剪除异己期必尽,威福横行乃无忌。

太师原是一魔君,谬托左元仙伯位,龙脑烟浮别院香,鹑羹命贱行厨味。

比邻侍女知避名,天子姻家亲赐醉。

回礼南迁诸党人,瘴雨蛮烟葬无地。

穷荒僦屋方坐愁,相府歌钟正得意。

岂知公道昭日星,锢之愈力名愈馨。

朝端枉矜九州鼎,天下已诵千佛经,磨砻贞石妙镌刻,翻似为作功德铭。

呜呼权奸所争亦细故,祇此目前富贵具。

庸知数十年荣华,不过蜉蝣一旦暮。

何苦抵死仇正人,徒供千载嬉笑怒。

冰山他日况崩摧,白头也赴长沙路。

桃花三树诏勒回,东明佛镫黑如雾。

一样投荒作逐臣,乘比诸贤多臭腐。

相传星变已毁碑,此碑何以完无亏。

想因桂管地僻左,深岩无人施斧椎。

碑阴不镌刻工某,毋乃亦是安民为。

沈侯好古拓一纸,铁画银钩坛绝技。

一点金锋虽兆乱,临池功深物秀美。

惜哉若亦作清流,故自不减苏黄米。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