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夕次高屋山》
《除夕次高屋山》全文
明 / 张时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天涯愁病总难除,况复残年忆故庐。

到处风尘还极目,由来泉石可安居。

三巴未布平戎檄,四海空闻献瑞书。

坐对寒灯不成寐,呼童数问夜何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úgāoshān
míng / zhāngshíchè

tiānchóubìngzǒngnánchúkuàngcánnián

dàochùfēngchénháiyóuláiquánshíān

sānwèipíngrónghǎikōngwénxiànruìshū

zuòduìhándēngchéngmèitóngshùwè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时彻的《除夕次高屋山》表达了诗人在除夕之夜的孤寂与忧虑之情。首句“天涯愁病总难除”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身处远方,疾病缠身,愁绪难以排解的状态。接着,“况复残年忆故庐”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年事已高,更加思念故乡,增添了思乡之情的沉重。

“到处风尘还极目”描绘出四处战乱,尘土飞扬的景象,诗人即使放眼望去,也只见动荡不安,无法找到安宁之所。“由来泉石可安居”则暗示了诗人向往平静的田园生活,但现实却无法满足这种理想。

“三巴未布平戎檄”暗指战事未息,诗人期待的平定天下之策尚未实施,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忧虑。“四海空闻献瑞书”则表达了诗人虽有献策之心,但现实中却无处施展,只能空自听到他人进献吉祥文书的消息。

尾联“坐对寒灯不成寐,呼童数问夜何如”以生动的画面收束,诗人独自面对冷清的灯火,难以入眠,只能频频询问仆童夜色如何,显示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含蓄,展现了诗人身处乱世,内心充满忧虑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张时彻
朝代:明

(1500—1577)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猜你喜欢

送许郎中歙州判官黟县

尝闻黟县似桃源,况是优游冠玳筵。
遗爱非遥应卧理,祖风犹在好寻仙。
朝衣旧识薰香史,禄米初营种秫田。
大抵宦游须自适,莫辞离别二三年。

(0)

送高先驱辈南归

乡国悲有事,风光属后生。
名从天上得,身上故都行。
草色初裁绶,鹏飞不算程。
自怜枯与思,相送剩含情。

(0)

贺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给事拜中丞

清晨待漏独徘徊,霄汉悬心不易裁。
阁老深严归翰苑,夕郎威望拜霜台。
青绫对覆蓬壶晚,赤棒前驱道路开。
犹有西垣厅记在,莫忘同草紫泥来。

(0)

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闻燕王移镇京口…田书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
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
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
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

(0)

闻查建州陷贼寄钟郎中(谟即查从事也)

闻道将军轻壮图,螺江城下委犀渠。
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萧条返故居。
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
自怜放逐无长策,空使卢谌泪满裾。

(0)

赠奚道士(含象)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
处世自能心混沌,全真谁见德支离。
玉霄尘闭人长在,全鼎功成俗未知。
他日飙轮谒茅许,愿同鸡犬去相随。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