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陶瑞之使交》
《送陶瑞之使交》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天王旌使下明都,两伯风师为扫除。

标柱昔曾归马援,谕文今已得相如。

门当北户常瞻斗,山到中流独看鱼。

莫谓远人重迷道,庙堂应有指南车。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送陶瑞之使交》。诗中描绘了天王派遣使者至明都的情景,以及两位风神为其清除障碍的景象。诗人以马援和相如作为典故,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勉励与祝福。

首联“天王旌使下明都,两伯风师为扫除”描绘了天子派遣使者至明都的宏大场面,同时借助“两伯风师”这一形象,象征性地表示为使者清除前路障碍,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氛围。

颔联“标柱昔曾归马援,谕文今已得相如”运用了历史典故,通过提及马援和相如,表达了对友人陶瑞之的期许与祝愿。马援曾立功边疆,相如则以文才著称,此处暗含希望陶瑞之能像他们一样,在外交使命中表现出色。

颈联“门当北户常瞻斗,山到中流独看鱼”进一步描绘了陶瑞之在旅途中的情景。诗人想象陶瑞之在北户门前,仰望北斗星,寓意着他在异国他乡也能保持方向感;同时,他独自在山中观鱼,象征着陶瑞之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尾联“莫谓远人重迷道,庙堂应有指南车”是对陶瑞之的鼓励与期待。诗人提醒陶瑞之,即使身处遥远之地,也不必担心迷失方向,因为朝廷(庙堂)有如指南车般的智慧与指导,能够引领他顺利前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子使者、风神、历史人物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陶瑞之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外交事业的深切关怀与期待。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七星关渔者

石涧无通水,渔舟反上山。

得鱼随马卖,抱獭趁鸦还。

问尔江湖兴,茫茫若梦间。

(0)

次郭云屏登西楼韵二首·其一

说剑论兵迈品流,明时论赏早封留。

秉衡许国三千牍,德裕筹边第一楼。

城郭笙歌浑不夜,溪山草木未知秋。

轻裘已叶前贤事,祍革先宽旅客忧。

(0)

赠韩飞霞

往年见君黎州城,荒林明月尾虎行。

凸杯百罚醁醽酒,么弦四犯玲珑声。

十六年来若反手,天涯白发递相惊。

君今结舫渔矶宿,愁霖我住痴禅屋。

空江瑟瑟萦霜葭,湿磴层层阻云木。

晴风何日飏茶烟,策杖相求慰幽独。

(0)

羊皮彩灯屏

雁足悬秦殿,鲸膏朗魏宫。

何似灵羱鞟,扬辉玄夜中。

百琲添绚烂,七采斗玲珑。

洛洞金光彻,东岳玉华融。

雪毫羞曜日,云母讵障风。

白石望如近,素丝看若空。

青精千岁树,丹影五仙虹。

馀明如不息,还持继烛龙。

(0)

建林驿垂柳

枝枝金缕细,叶叶翠条轻。

袅袅曾经折,阴阴巳复成。

流莺频唤曲,征骑此重行。

不为芳菲惜,多缘岁月惊。

烟条萦水曲,风絮惹山城。

闺怨佳人笛,边愁大将营。

婆烫汉南意,因见古人情。

(0)

蔬食

蓬枢还老圃,藿食远膏芗。

小摘中园里,薄采南涧傍。

终葵紫含露,蘘荷白负霜。

煠作金钗色,齐为玉箸长。

既饱琅玕腹,亦充沆瀣肠。

螬井甘三咽,蚁丘愁五浆。

笼飧讵堪享,钩饵宁可尝。

愿言从沮溺,从此谢金张。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