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参白业记前遭,风利今朝稳送艘。
松栝假山应好在,待予长夏听寒涛。
小参白业记前遭,风利今朝稳送艘。
松栝假山应好在,待予长夏听寒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经过万寿寺时所见之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首句“小参白业记前遭”,以“小参”二字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亲近与感悟,通过“白业记前遭”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接着,“风利今朝稳送艘”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今日风平浪静,船只安全航行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松栝假山应好在”中,“松栝”指的是松树和栝木,此处借指自然景观,“假山”则可能是诗人对眼前景致的一种艺术化想象或比喻,整体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意境。“待予长夏听寒涛”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在漫长的夏日里,聆听那似乎带有清凉之意的涛声,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思想的体悟。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