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迹穷年乐未央,万山璀璨引风长。
听残檐溜添寒絮,不卧仙人白玉床。
寝迹穷年乐未央,万山璀璨引风长。
听残檐溜添寒絮,不卧仙人白玉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度过的宁静岁月,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和。首句“寝迹穷年乐未央”以“寝迹”二字开篇,生动地刻画了隐士远离尘嚣、独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暗示其内心之乐并非外界所能轻易感知的。接着,“万山璀璨引风长”一句,通过“万山璀璨”展现山川之美,而“引风长”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动态感,仿佛山川之间流动着悠长的风声,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听残檐溜添寒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檐下的滴水声与寒夜中的絮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冬夜特有的画面,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最后,“不卧仙人白玉床”一句,以“不卧”二字强调了诗人与传统神话故事中的仙人形象不同,他选择的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而非追求虚幻的仙境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逸生活中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自我超越的追求,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深刻体悟。
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
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
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空门有才子,得道亦吟诗。
内殿频徵入,孤峰久作期。
高名何代比,密行几生持。
长爱乔松院,清凉坐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