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卉何来秋仲披,花中宛有岁寒姿。
傲寒也为时逢暖,然孰不云君子斯。
夏卉何来秋仲披,花中宛有岁寒姿。
傲寒也为时逢暖,然孰不云君子斯。
这首诗以“戏题荷”为题,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巧妙地将荷花与君子之德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首句“夏卉何来秋仲披”,以“夏卉”(夏季的花卉)突然在秋季披上了一层秋意,暗示了荷花在夏日绽放,却能在秋风中保持其独特的美丽,如同自然界中的奇迹。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荷花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风貌,同时也预示了其坚韧的生命力。
次句“花中宛有岁寒姿”,进一步描绘了荷花在严冬时节依然保持其坚贞不屈的姿态,犹如岁寒三友之一的松柏,象征着荷花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展现出高洁的品质。这里的“岁寒姿”不仅指荷花的外在形态,更寓意其内在的精神品格。
后两句“傲寒也为时逢暖,然孰不云君子斯”,则表达了荷花之所以能在寒冷中傲立,是因为它适时地适应了环境的变化,这正如同君子一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失节操。这里通过“傲寒”与“逢暖”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荷花与君子之间的相似之处——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坚守自我,展现高洁的品德。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借以表达对君子品格的崇敬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