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游不得意,岂似罗浮好。
君乎能相从,荷锄种朱草。
浪游不得意,岂似罗浮好。
君乎能相从,荷锄种朱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雨中访问黎氏山房的情景,流露出一种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浪游不得意”,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却未找到满意归宿的失落感。接着,“岂似罗浮好”一句,以罗浮山的美景来反衬当前处境的不如意,暗含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君乎能相从,荷锄种朱草。”诗人希望有知音相伴,一同在山野间劳作,种植象征吉祥的红花,过上远离尘嚣、自给自足的生活。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也寄托了对友情和理想生活方式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抒发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对理想生活追求的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天地间自有元声,於诗得者惟杜陵。
一生出处可概见,千古诗史真定评。
水亭荷净无暑到,试展读之当快晴。
寻声考格不可得,如风过水文自成。
我思古人获我心,挹之不竭意气平。
叔度汪洋亦如此,时月不见鄙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