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守户,罗刹跳梁,说甚锦袍绛帻。
残痕臂缕,余滴蒲觞,续命荡愁无力。
算龙艭、千桨齐飞,难招沈沈楚魄。
浩渺潇湘潭水,空摇烟碧。
况复横汾一曲,戏水嬉停,分波界画。
舟移剑徙,鼓死旆收,两岸阵云先墨。
羡红榴、巧衬茜裙,长袖终嫌地窄。
恐搅乱、镜影波心,晴川风色。
钟馗守户,罗刹跳梁,说甚锦袍绛帻。
残痕臂缕,余滴蒲觞,续命荡愁无力。
算龙艭、千桨齐飞,难招沈沈楚魄。
浩渺潇湘潭水,空摇烟碧。
况复横汾一曲,戏水嬉停,分波界画。
舟移剑徙,鼓死旆收,两岸阵云先墨。
羡红榴、巧衬茜裙,长袖终嫌地窄。
恐搅乱、镜影波心,晴川风色。
这首《澡兰香》是清代杨玉衔所作,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与情感。诗中以钟馗守门、罗刹跳跃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略带恐怖的氛围,随后笔锋一转,转向对端午习俗的描述,如佩戴锦袍绛帻、饮蒲觞、续命等,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珍惜。
“残痕臂缕,余滴蒲觞”,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在手臂上缠绕艾草或菖蒲的习俗,以及饮蒲酒的情景,寓意驱邪避疫。接着,“续命荡愁无力”一句,表达了通过这些仪式难以彻底消除内心的忧愁,引出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算龙艭、千桨齐飞,难招沈沈楚魄”,这里借用了屈原投江的典故,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起源。接下来,“浩渺潇湘潭水,空摇烟碧”描绘了湘江水面上的景象,烟波浩渺,碧绿一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况复横汾一曲,戏水嬉停,分波界画”,此处引用了汉武帝游幸汾河的典故,通过“戏水嬉停”描绘了人们在水边游玩、嬉戏的欢乐场景,同时“分波界画”则可能暗喻了人们在水中的自由与界限。
“舟移剑徙,鼓死旆收,两岸阵云先墨”,这几句描述了赛龙舟时的激烈场面,龙舟在水中快速移动,鼓声震天,旗帜随风飘扬,两岸观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最后,“羡红榴、巧衬茜裙,长袖终嫌地窄”表达了对端午节传统服饰和装饰的喜爱,以及对节日气氛的赞美。“恐搅乱、镜影波心,晴川风色”,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担心任何事物的介入都会破坏这份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澡兰香》不仅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还融入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已是梁王不识真,末后殷勤付舍人。
柳花飞尽莺犹语,独对钟山指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