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今朝是,触目皆兵戈。
青山岂不好,何由陟嵯峨。
菊花泫清露,枫叶飘寒波。
睹物增盛怀,奈此时未和。
流年易超忽,百世如鸟过。
于焉屏烦虑,酌酒还高歌。
因观作吏人,动辄遭讥诃。
奔驰风尘际,忧患日已多。
吾徒守儒素,其乐当如何。
重阳今朝是,触目皆兵戈。
青山岂不好,何由陟嵯峨。
菊花泫清露,枫叶飘寒波。
睹物增盛怀,奈此时未和。
流年易超忽,百世如鸟过。
于焉屏烦虑,酌酒还高歌。
因观作吏人,动辄遭讥诃。
奔驰风尘际,忧患日已多。
吾徒守儒素,其乐当如何。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九日次韵周学录》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个人心境的感慨。首句“重阳今朝是,触目皆兵戈”直接点出节日氛围与现实的反差,透露出战乱的不安。接着,“青山岂不好,何由陟嵯峨”以未能登高望远的遗憾,寓言世道艰难,难以攀登理想的高峰。
“菊花泫清露,枫叶飘寒波”通过描绘秋景,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诗人借物抒怀,感叹时光流逝之快。“睹物增盛怀,奈此时未和”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但又因时局不和而无法实现。
“流年易超忽,百世如鸟过”运用比喻,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世事无常。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于焉屏烦虑,酌酒还高歌”,试图暂时忘却忧虑,享受简朴的乐趣。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浸于个人情感,他观察到“作吏人”的艰辛,“奔驰风尘际,忧患日已多”,表达了对官场劳顿和百姓疾苦的同情。最后,诗人以“吾徒守儒素,其乐当如何”收束,表达出坚守儒家道德,寻求内心平静的自问,反映出其深沉的人生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元代文人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坚守。
汨汨衰双鬓,迢迢向两峰。
一尘消未了,万劫入无穷。
昧谷蛟龙雨,玄冥草木风。
自惭增上慢,吁骇问崆峒。
郎今落海滨,侬亦可怜身。
不见昌阳草,何曾生要津。
侬身不下堂,郎居隔江水。
虽则隔江水,思心日万里。
昔别于何时,十载参与商。
岂是无所见,狼嘴夜夜张。
夜夜抚素琴,恻恻生怨慕。
枯桐在膝上,梧子在何处。
融融四五月,婉婉采莲女。
海上无芙渠,谁则识莲子。
低头摘荷叶,举头看月光。
归来觅剪刀,为欢制衣裳。
终日对海棠,终夜不成寐。
何以不成寐,花开侬独自。
登楼看双星,蜘蛛在楼角。
绵绵腹中丝,求匹不能得。
欢去一何久,欢来一何晏。
来时何所赠,双双云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