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入骨爱风雅,自言生长姑苏下。
一片清冰映玉壶,判知不是栖栖者。
越王台畔偏相逢,握手高谈情颇浓。
西陵缓辔吟秋霁,北干衔杯坐日舂。
酒酣击节因怀古,壮心磊落嗟谁仵。
却笑将军类沐猴,每轻丞相称仓鼠。
郎今身世两悠悠,浪迹翻成汗漫游。
谁信魏牟偏恋阙,自怜王粲数登楼。
故国繁华已凋槁,送君只欲伤怀抱。
子胥墓下但白杨,泰伯祠前空绿草。
三十男儿宜远图,功名富贵等樗蒲。
只须一舸游三泖,莫作扁舟泛五湖。
王郎入骨爱风雅,自言生长姑苏下。
一片清冰映玉壶,判知不是栖栖者。
越王台畔偏相逢,握手高谈情颇浓。
西陵缓辔吟秋霁,北干衔杯坐日舂。
酒酣击节因怀古,壮心磊落嗟谁仵。
却笑将军类沐猴,每轻丞相称仓鼠。
郎今身世两悠悠,浪迹翻成汗漫游。
谁信魏牟偏恋阙,自怜王粲数登楼。
故国繁华已凋槁,送君只欲伤怀抱。
子胥墓下但白杨,泰伯祠前空绿草。
三十男儿宜远图,功名富贵等樗蒲。
只须一舸游三泖,莫作扁舟泛五湖。
这首明代诗人刘绩的《送王廷桂还姑苏》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王郎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寄语。首句“王郎入骨爱风雅”描绘了王郎热爱文雅的生活,接着以“一片清冰映玉壶”比喻他的品格清高。诗人称赞他并非奔波劳碌之人,而是有闲情逸致的人。
“越王台畔偏相逢”写两人在历史遗迹中相遇,交谈热烈,“西陵缓辔吟秋霁,北干衔杯坐日舂”则通过描绘饮酒论古的场景,展现出友情的浓厚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感叹壮志未酬,批评那些不识英雄的将军和轻视权臣的人。
“郎今身世两悠悠,浪迹翻成汗漫游”表达了对王郎漂泊生涯的同情,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期许,希望他能有更广阔的视野。“谁信魏牟偏恋阙,自怜王粲数登楼”引用典故,表达对友人如魏牟般忠于朝廷,又如王粲般多愁善感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故国繁华已凋槁”感叹时代的变迁,送别时只愿传达内心的哀伤。结尾两句劝勉王郎要有远大抱负,不必拘泥于眼前的功名富贵,而应像乘船游览那样,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局限于狭小的水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春秋之后有纲目,有如日月光相逐。
月光元自日光来,紫阳一日三膏沐。
地义天经总在兹,温公书法不曾知。
背秦岂合诬周赧,篡汉那堪奖魏丕。
昭烈一隅元正统,武侯六出本王师。
乱臣贼子不诛灭,黄初却在建安时。
笔削无过助凶逆,褒贬乃自行阿私。
牝鸡亦可当尊位,吕武纪年此何义。
英宗忽使考仁宗,父子可怜名实戾。
真是尼山一罪人,紫阳不出无天伦。
冠履一朝辨上下,血气自此知尊亲。
史中有经何精粹,素王宗子真无坠。
此书君乃肯相贻,诵读自今忘夜寐。
年来辞赋已无心,早岁春秋元有志。
书法只今在草野,一部成仁吾史记。
上师尼父下紫阳,空名不敢遗天王。
天留一岛作华夏,茫茫海外长相望。
《季伟公赠我朱子纲目诗以答之》【明·屈大均】春秋之后有纲目,有如日月光相逐。月光元自日光来,紫阳一日三膏沐。地义天经总在兹,温公书法不曾知。背秦岂合诬周赧,篡汉那堪奖魏丕。昭烈一隅元正统,武侯六出本王师。乱臣贼子不诛灭,黄初却在建安时。笔削无过助凶逆,褒贬乃自行阿私。牝鸡亦可当尊位,吕武纪年此何义。英宗忽使考仁宗,父子可怜名实戾。真是尼山一罪人,紫阳不出无天伦。冠履一朝辨上下,血气自此知尊亲。史中有经何精粹,素王宗子真无坠。此书君乃肯相贻,诵读自今忘夜寐。年来辞赋已无心,早岁春秋元有志。书法只今在草野,一部成仁吾史记。上师尼父下紫阳,空名不敢遗天王。天留一岛作华夏,茫茫海外长相望。
https://shici.929r.com/shici/FVFV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