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壁迎来是旧游,尊前不出背花愁。
缘知薄幸逢应恨,恰便多情唤却羞。
故向闲人偷玉箸,浪传好语到银钩。
五陵年少催归去,隔断红墙十二楼。
油壁迎来是旧游,尊前不出背花愁。
缘知薄幸逢应恨,恰便多情唤却羞。
故向闲人偷玉箸,浪传好语到银钩。
五陵年少催归去,隔断红墙十二楼。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名为《琴河感旧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怀念和不舍的心情之作。
"油壁迎来是旧游"一句,设定了一个熟悉而温馨的场景,油壁指的是用桐油涂抹过的墙壁,而“油壁迎来”则暗示诗人回到了一处曾经常去的地方——这里有着旧日的回忆和情感。"尊前不出背花愁"表达了诗人面对往昔情深之地,虽然心中充满忧伤,却又不忍心离开。
"缘知薄幸逢应恨"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不易与无常有一种感慨。"恰便多情唤却羞"则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现实无奈的自省。
接下来的"故向闲人偷玉箸,浪传好语到银钩"两句,则是诗人通过与闲适之人交流,用隐晦而优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里,“玉箸”和“银钩”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分别代表着高贵与坚固,暗示诗人对美好记忆的珍视。
最后两句"五陵年少催归去,隔断红墙十二楼"则是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无奈。"五陵年少"指的是古代文人的别称,他们往往在年轻的时候就有才华显现,而“催归去”则意味着时间不等人,迫使那些曾经年轻有为的人回到了自己的本位;"隔断红墙十二楼"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最后告别,"红墙"常指的是深宫或是贵族之家,而“十二楼”则可能是某种象征性的存在,代表着诗人心中那些珍贵而难以触及的记忆。
怅飞尽、桐花桐絮。尘锁妆楼,网萦珠户。
柳外阑干,昔时罗袖共凭处。
翠眉安在,又绿暗垂阳树。
惜逝水华年,忍更忆、琐窗欢聚。薄暮。正画帘微雨。
点点漏声频数。梦残酒醒,那复伴、夜深低语。
最苦是、红谢榴花,问燕子、雕梁谁主。
算一例、端阳佳节,两番愁度。
几处人家,数间僧寺,记得看花曾到。
一棹江南,漂泊不如归好。
看疏林、挨过斜阳,偏搀和、天涯衰草。
怎西风、帘捲佳人,病容消瘦比秋早。
阴阴梅子熟后,雨雨风风凄紧,春光催老。
零落东篱,满地残英难扫。
最愁是、踏碎征尘,又还怕、冷枫相笑。
任题诗、不写相思,寸红流共杳。
冻云泼墨,正酿寒时候。六出飞花满岩岫。
似瑶台仙子、碎剪琼霙,看顷刻,世界琉璃装就。
玉龙谁唤醒,起舞迥风,鳞甲纷纷扑窗牖。
消息问南枝,漏拽春痕,笑梅影、也如人瘦。
且独拥、熏炉倚妆台,道日暮、天寒早停针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