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什曾歌岳降神,今看天上玉麒麟。
舜弦一弄均和气,尧荚三收得令辰。
池到凤凰须指日,符分鱼竹未妨身。
祈公戬谷终何拟,星有元台木有椿。
雅什曾歌岳降神,今看天上玉麒麟。
舜弦一弄均和气,尧荚三收得令辰。
池到凤凰须指日,符分鱼竹未妨身。
祈公戬谷终何拟,星有元台木有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为熊待制生辰所作的两首诗之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熊待制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首句“雅什曾歌岳降神”,以古代的雅乐与神话中的岳神降世,象征着熊待制的非凡身份与德行,暗示他如同神灵一般,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接着,“今看天上玉麒麟”一句,将熊待制比作天上的玉麒麟,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尊贵与不凡。
“舜弦一弄均和气,尧荚三收得令辰。”这两句通过引用古代帝王舜与尧的典故,赞美熊待制如同他们一样,能够调和天地之气,引领时代潮流,把握吉时良辰,展现出他的领导才能与深远影响。
“池到凤凰须指日,符分鱼竹未妨身。”这里以凤凰与鱼竹(古代乐器)为喻,表达熊待制如同凤凰般高洁,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清白与才华,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祈公戬谷终何拟,星有元台木有椿。”这两句表达了对熊待制的深切祝福,希望他如同戬谷(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一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平安度过,同时,也寄托了对熊待制品德与智慧的极高赞誉,认为他如同星辰与树木一样,永远闪耀着光芒,为后人树立榜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熊待制的赞美与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人格与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物的共同追求与向往。
才人裙屐。只一榻草庐,都成名迹。
息影树阴,念往尚书殷勤植。桐花已占风流席。
又写入、枫江蓑笠。竹垞高唱,迦陵续咏,墨华犹渍。
当日。大科盛事,笑渔父、也入玉堂簪笔。
雅意钓游,久厌承明迟归楫。西园东壁人谁识。
莫更问、城南城北。只余第四桥边,一溪弄碧。
骚人余韵。隔几朝暮,仙掌犹近。
浮名换了,何似浅斟低唱,小红轻趁。
绿岸垂杨,恍白石、碧山相衬。
问昔年、秀句珠联,陇客犹传井华喷。
念浮生、离合无凭准。指琼楼、旧有仙人引。
倾杯更调新曲,幽咽处、莫侵青鬓。
潭水千寻,笑语桃花,误了偕隐。
怎残月、向晓风吹,梦过巢痕稳。
瑶苑仙真。度人天小劫,还茁灵根。
映窗依旧月,倚石续前云。千种意,耿无言。
相对越温存。费梦思,茎边叶底,几次逡巡。
闲苔绿遍瓷盆。愧抛离十载,一溉无恩。
恨多偏不怨,啼湿却留痕。湘水晓,楚烟昏。
辛苦返香魂。忍负他,风寒酒醒,暗泽微闻。
孤山路。正日暮、客子行吟去。
扁舟过了西泠,荡向残荷容与。梅林深处。
有鹤冢、千年不飞舞。
问荒亭、为甚名留,一声声答洲渚。
俄觉入瞑湖云,对烟柳凝寒,着意无语。
雁外鸥边黄昏近,延隔岸、灯光渐吐。
更谁共、清游自赏,算除却、逋仙孰伴侣。
待宵分、树杪明蟾,露痕襟袖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