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风幡不是心,衲僧徒自强锥针。
岩房雨过昏烟静,卧听凉风生竹林。
不是风幡不是心,衲僧徒自强锥针。
岩房雨过昏烟静,卧听凉风生竹林。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慧晖的《颂古十九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日常禅修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禅院雨后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内心的清寂与对自然的感悟。
"不是风幡不是心",这句寓言式的话语,暗示了禅宗中关于"风动幡动,心动幡动"的公案,强调心境的平静,超越对外物的直接感知,认识到心不动则万物皆不动的禅理。
"衲僧徒自强锥针",衲僧指的是穿衲衣的僧人,这里借指修行者。"强锥针"暗指修行者自我磨砺,如同锥子和针一样坚韧不拔,不断精进。
"岩房雨过昏烟静",描绘了禅房在雨后显得格外宁静,只有淡淡的炊烟升起,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卧听凉风生竹林",诗人静静地躺着,聆听竹林间传来的凉风,进一步强化了禅院的寂静与内心的平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体现了禅宗追求的心境空灵与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