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凶。
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
白刃纷纷蔽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
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
药市申翁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
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
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
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世宁孝行何高高,慨慷性命轻鸿毛。
此时自欲赴黄壤,欣然延颈迎霜刀。
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
三刀不死古今稀,一命自有神灵拥。
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汝名长不磨。
何时上书达天听,诏加旌表高嵯峨。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凶。
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
白刃纷纷蔽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
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
药市申翁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
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
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
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世宁孝行何高高,慨慷性命轻鸿毛。
此时自欲赴黄壤,欣然延颈迎霜刀。
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
三刀不死古今稀,一命自有神灵拥。
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汝名长不磨。
何时上书达天听,诏加旌表高嵯峨。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动荡的社会景象,以申孝子世宁为主角,展现了他面对叛乱和战乱时的英勇与坚韧。诗的前四句通过激烈的战争场景,刻画出百姓生活的苦难,鲜血染红溪水,火焰照亮山峰,白刃横飞,社会秩序混乱。接着,诗人聚焦于申世宁,他年迈体弱却毅然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
“药市申翁”一句,申世宁本是药市上的老人,却不幸遭遇战乱。他的孝行感人至深,连天地也为之震动,白日为之失色,江河为之涌动。尽管面临死亡威胁,申世宁视死如归,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他的孝行感动群贤,他们争相歌颂,希望他的事迹能流传千古。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申世宁上书朝廷,请求旌表其孝行的愿望,期待他的美德得到官方的认可和表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生动展现了申世宁的孝义精神,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一编香雪,剔寒灯坐,滴泪翻阅。
风流词客安在,却愁闲杀,世间花月。
剩有酒炉痴叔,对丽制凄咽。
赏心处、团扇标题,已矣郴江句应绝。
前尘影事分明说。是夕阳、小院生周折。
紫兰香径孤冢,费尽了、梦花鹃血。
零落青衫,更没人知,便冷吟骨。
算祗赖、红袖怜才,地下相携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