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
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
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
木纹离披势搓捽,中裂空心火烧出。
扫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万年物。
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
风霜未必来到此,气色杳在寒山中。
孤标可玩不可取,能使支公道场古。
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
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
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
木纹离披势搓捽,中裂空心火烧出。
扫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万年物。
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
风霜未必来到此,气色杳在寒山中。
孤标可玩不可取,能使支公道场古。
这首诗是对一幅画中古松的描绘和鉴赏,通过对古松特性的刻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物的崇敬与赞美,也反映出诗人认为这些古老的松树是由天而生的,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独特存在。
"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 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叹,认为画家的笔下能够捕捉到自然界中草木之性的变化,从而展现出画师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
"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 这两句描绘了古松生长在阴暗幽深的环境中,它们不以人间的喧嚣为意,只是在静谧中追求自己的生长和发展。
"木纹离披势搓捽,中裂空心火烧出。" 这两句则是对古松岁月沧桑的刻画,它们的树皮如同老者般布满皱纹,而内在之火则象征着生命力和永恒不息的活力。
"扫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万年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松岁月悠长、坚韧不拔的赞叹,它们即使是枯萎的枝条,也凝聚着千年的历史和生命力。
"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 这两句则描绘了古松周围环境的多样性,以及生与死并存的自然景象,展现出大自然中生命循环的一种哲理。
"风霜未必来到此,气色杳在寒山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中古松所处环境的感受,即便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这些古松依然坚守其生存之地。
"孤标可玩不可取,能使支公道场古。" 最后两句则是对画中的古松和作者情感的一种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古老生命的尊重与珍视,以及它们所承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而且也展现了画家通过艺术作品传递出的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