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荒荒短鬓寒,片云回首即长安。
悟来顿觉从前事,总是卢生梦里看。
落日荒荒短鬓寒,片云回首即长安。
悟来顿觉从前事,总是卢生梦里看。
这首诗以“过吕公祠”为题,由明代诗人李觉斯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荒凉之地,夕阳西下,寒风拂面,一片孤云映入眼帘,勾起了对长安的回忆。诗人顿悟,仿佛从前的一切都如同卢生之梦,虚幻而短暂。
首句“落日荒荒短鬓寒”,以夕阳的衰败景象和诗人稀疏的鬓发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氛围。夕阳的余晖与诗人内心的寂寞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次句“片云回首即长安”,通过一片云彩的飘动,将诗人的心绪引向遥远的长安。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梦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向往。
后两句“悟来顿觉从前事,总是卢生梦里看”,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悟道,认识到过去的一切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如同卢生之梦一般虚幻。这里引用了唐代传奇《枕中记》中的故事,卢生在黄粱一梦中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最终发现这一切都是空幻的。诗人以此自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与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百岁子强半,万里我能来。
长安九衢车马,宫阙倚天开。
君独立乎人海,日日狂书古画,买醉向长街。
却惹儿童笑,脱帽过丰台。我行矣,为君寿,掌中杯。
檐桃渐熟,门外空复有黄埃。
待访南都佳丽,撷取东方花实,作郡亦雄哉。
定有好诗句,寄与岭头梅。
小姑江上路。暝云低抹,短亭烟树。
水驿风来,催送小舟三五。
一片罗裙血色,又衬出、斜阳天暮。凝望处。
阑干不见,旧时歌侣。
廿年梦到江州,怅玉垒云荒,乱鸦迷渡。
九派潮声,未抵四弦凄苦。
旗影那边城郭,暗簇上、青磷无语。愁欲赋。
楼船迸催更鼓。
魂销已甚,又短篷江路。怕听销魂夜深语。
恁昏烟叫暝,瘦月啼空,空际恨、飘满十三筝柱。
湖天霜气冷,一点秋魂,唤醒菰芦最深处。
今夜小红楼,吴语生寒,料也似、背舷吟苦。
有梦影、随君返潇湘,认倚定阑干,个侬凝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