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留滞笑南川,六载三过此洞天。
春旱且看花蓓蕾,诗成刚遇酒神仙。
大书欲放岩头笔,久渴思吞石罅泉。
老去吾侪宽展步,任他边将勒燕然。
襄阳留滞笑南川,六载三过此洞天。
春旱且看花蓓蕾,诗成刚遇酒神仙。
大书欲放岩头笔,久渴思吞石罅泉。
老去吾侪宽展步,任他边将勒燕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岘石寺游玩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惜。首句“襄阳留滞笑南川”,诗人以幽默的口吻回忆了在襄阳停留的日子,仿佛在笑谈过往的经历。接着,“六载三过此洞天”表达了对这个地方多次造访的感慨,暗示了对这里的喜爱之情。
“春旱且看花蓓蕾,诗成刚遇酒神仙”两句,既描绘了春天干旱中花朵含苞待放的景象,也巧妙地将创作诗歌比作遇见酒中神仙,寓言了灵感的突然降临。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合的写法,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大书欲放岩头笔,久渴思吞石罅泉”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的向往和渴望。诗人想象自己在岩石上挥毫泼墨,渴望像久旱后的泉水一样,尽情汲取大自然的滋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创作冲动,也隐喻了对生活和艺术的追求。
最后,“老去吾侪宽展步,任他边将勒燕然”表达了诗人虽年岁渐长,但依然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愿意与朋友一同漫步,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这里“边将勒燕然”引用了典故,原指功臣的丰功伟绩被刻在燕然山上,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于功名之外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
秋水灌百川,不辨牛与马。
河伯欣然为大观,海若视之直土苴。
达人逍遥无不可,何为为此栖栖者。
鸿鹄遵江湖,志在青云端。
凤皇戢深林,一举天门寒。
鲁连谈笑褫秦帝,棹歌不顾千金欢。
朱公一出吴王死,扁舟五湖天地宽。
丈夫之性本肮脏,一龙一蛇唯所向。
意气若殷勤,此心可赠君。
尝思叩九阍,不然死三军。
蹉跎岁月不称意,年来玩弄西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