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迹传遗爱,忠良庙食宜。
残山凝古铁,疏柳护文陴。
突兀孤亭对,模糊断碣疑。
浩歌同慷慨,莫问酒家旗。
宦迹传遗爱,忠良庙食宜。
残山凝古铁,疏柳护文陴。
突兀孤亭对,模糊断碣疑。
浩歌同慷慨,莫问酒家旗。
这首诗描绘了宦官留下的恩泽与忠诚之士的纪念,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人文关怀。首句“宦迹传遗爱”点明了主题,即宦官虽已离去,但其留下的恩惠与爱意仍在人间流传。接着,“忠良庙食宜”进一步强调了对忠诚之士的敬仰与纪念,认为他们应得到后人的祭祀与怀念。
“残山凝古铁,疏柳护文陴”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残山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古铁则暗示着过去的辉煌与坚韧;疏柳与文陴(城墙)的搭配,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仿佛在守护着过往的记忆与荣耀。
“突兀孤亭对,模糊断碣疑”描绘了一幅孤亭与断碑相对的画面,断碣(破碎的石碑)模糊不清,象征着历史的碎片与遗忘,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思考。孤亭的存在,似乎在与断碣对话,传递着时间的流转与不变的忠诚精神。
最后,“浩歌同慷慨,莫问酒家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对忠诚之士的敬仰之情。浩歌意味着激昂的歌唱,与慷慨相呼应,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共鸣。同时,诗人也以“莫问酒家旗”结束,暗示了对现实的超脱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鼓励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精神的寄托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忠诚与记忆的探讨,展现了对过去辉煌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孤影伤弓铩羽翰,绕林今幸一枝安。
素餐曾饱侏儒粟,短发休弹贡氏冠。
自信初衣胜单绞,岂将手板换纶竿。
戋戋束帛何须问,避世墙东已考槃。
汎汎晴光杜若洲,美人能否共移舟。
东皇已展中和节,我辈何妨汗漫游。
造次莺花须领略,清嘉风日足彝犹。
主人四百三十二,一主期君一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