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其二》
《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宠禄功名孰与同,平津儒者仕三公。

前言往行通今古,素节清规壹始终。

岩庙犹传风采盛,燕堂俄怆笑谈空。

从来操尚人知少,独有遗思在圣衷。

(0)
注释
宠禄功名:荣华富贵。
孰与同:和谁相比更胜一筹。
平津儒者:平津的学者。
仕三公:担任了朝廷三公的高位。
前言往行:言行。
通今古:贯通古今。
素节清规:纯洁的节操和严谨的规范。
壹始终:始终如一。
岩庙:庙宇。
风采盛:风范显赫。
燕堂:殿堂。
俄怆笑谈空:欢笑谈资已成过往。
从来:向来。
操尚:高尚品德。
人知少:了解的人不多。
圣衷:圣明的心中。
翻译
荣华富贵和谁相比更胜一筹,平津的学者担任了朝廷三公的高位。
他的言行贯通古今,始终保持着纯洁的节操和严谨的规范。
他在庙宇和殿堂中留下的风范仍然显赫,然而那些欢笑谈资却已成过往。
向来人们了解他的高尚品德并不多,唯独他的遗志深藏在圣明的心中。
鉴赏

这是一首咏叹古人功业与品格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去人物的怀念和尊崇。首先,“宠禄功名孰与同”意味着古人因功绩而获得的荣耀和美好名字是难以相比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就。而“平津儒者仕三公”则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官场上的三个高位,显示了其学养和才华。

接下来的“前言往行通今古”表明古人的言行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影响深远。而“素节清规壹始终”则强调了这些人物一贯遵循的高洁品德和不变的原则。

“岩庙犹传风采盛”可能是在形容某位圣哲或名人的遗风依旧在寺庙中流传,而“燕堂俄怆笑谈空”则给人一种即使在愉快的交谈中,也不免感到些许悲凉和空虚,因为这些人物已经不再人世。

最后,“从来操尚人知少,独有遗思在圣衷”表达了对古人的崇敬之情,认为像他们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诗句中透露出一种怀旧和赞美的感情,将这种情感寄托于“遗思”之中,即使时光流逝,那份崇敬之心依然存放在心中。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的品格和功绩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去文化和道德典范的尊重与怀念。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紫骝马

三花汗堕红,万里自䝠戎。

驵骏龙为友,缤纷锦作幪。

独乘元莬塞,如驭大鹏风。

幸奉英雄驾,狼居蚤勒功。

(0)

题画送平仲

老去诗肠唤不应,分无丽句壮君行。

江头日日黄梅雨,为写烟波柳外城。

(0)

题画送郑彦逸之西湖

湖光只在断桥头,雨髻烟鬟一望收。

我是当年旧游客,试凭杨柳说风流。

(0)

送张宗自之任晋安

晋安文物表闽乡,试宰悬知治剧良。

马首江郎千丈碧,船头黯澹百滩长。

床琴半入幽兰韵,家酝新添荔子香。

他日政成民不扰,风流何必数河阳。

(0)

春江寓目

西日欲坠江村涵,浅汀深莎相映蓝。

垂杨滚絮不恋地,柔藤落花稳住潭。

白头天涯自无主,朱颜明镜谁为憨。

思君不来春易老,令人肠断偏江南。

(0)

戏柬汤吾狂于灵隐精舍

灵隐蓬峰下,飞泉六月凉。

相望隔烟雨,欲往复傍偟。

晚霁红半阁,蕉阴绿一床。

愁闻湖上鸟,终夜叫吾狂。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