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署读书歌》
《玉署读书歌》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古风

玉堂去天近咫尺,缭绕卿云常五色。

晓来丽日映花砖,铃索无声清昼寂。

人间别自有蓬瀛,灵文秘轴满檐楹。

东壁图书真有府,西园翰墨岂虚名。

繄余夙昔怀微尚,十载菰芦徒向往。

此时趾美预英游,一任玄珠探象罔。

鸾坡通籍尽名流,师儒更是吕伊俦。

帝里德星容易聚,真人紫气望来浮。

校籍藜光回太乙,抽毫文藻盛千秋。

明时肯重浮誇士,书麓□人徒尔尔。

平生壮志敢轻酬,况有高山堪仰止。

堪仰止,更何疑,努力云霄致此身,夔龙勋业彼谁子。

(0)
鉴赏

这首《玉署读书歌》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描绘了在玉堂(皇宫中的办公场所)读书的场景与心境,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句“玉堂去天近咫尺,缭绕卿云常五色”,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皇宫中办公场所的神圣与庄严,仿佛与天宫相连,环绕着五彩祥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晓来丽日映花砖,铃索无声清昼寂”两句,通过清晨阳光照耀下的花砖和静谧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读书的宁静与美好。

“人间别自有蓬瀛,灵文秘轴满檐楹。东壁图书真有府,西园翰墨岂虚名”四句,诗人将皇宫内的图书馆比作人间仙境,藏书丰富,犹如东海三山,充满了智慧与学问。同时,也提到了东壁图书府和西园翰墨,强调了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繄余夙昔怀微尚,十载菰芦徒向往”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幼就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虽然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但心向远方的知识殿堂,充满向往之情。

接下来,“此时趾美预英游,一任玄珠探象罔”两句,描述了诗人有幸参与高雅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同探索深奥的学问,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与探索精神。

“鸾坡通籍尽名流,师儒更是吕伊俦”两句,提到皇宫中聚集了许多知名学者,他们既是老师也是朋友,共同探讨学问,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帝里德星容易聚,真人紫气望来浮”两句,暗示了在皇城里,德才兼备的人才容易聚集,而真正的智者则能吸引周围的人,形成一股强大的学术力量。

“校籍藜光回太乙,抽毫文藻盛千秋”两句,强调了图书馆的灯火照亮了知识的道路,而文人的笔墨则能流传千古,留下不朽的篇章。

最后,“明时肯重浮誇士,书麓□人徒尔尔”两句,表达了在清明的时代,不会看重那些虚夸之人,而是重视那些真正热爱知识、勤奋学习的人。同时,也鼓励人们要像高山一样,值得仰望,努力攀登知识的高峰。

整首诗通过对皇宫内读书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时代进步的期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口占

白鹤一去断消息,白鹤岭高高无极。

仙人望汝久不归,珠花撩乱瑶海碧。

当时同伴有飞鸾,雪浪掀天翻綵翼。

世间千岁会重来,过眼不须寻鸟迹。

(0)

游道岩观·其二

石敲新火煮云腴,细讲濂溪太极图。

此去不知千载后,有人来讲此图无。

(0)

题刘知宫愚圃三首·其一

蜗角横戈不解,羊肠覆辙相寻。

争似藏明纳智,淡然高卧山林。

(0)

病中即事三首·其三

浃旬不见日,冻云塞天宇。

儿童相与言,雪意恐未已。

一月见三白,为瑞亦足矣。

老夫固畏寒,贫者忧冻死。

六出乱飞花,不如晴可喜。

(0)

俞义夫挽诗

恩爱周姻族,宽和善里闾。

年高无悔吝,身没有名誉。

愿见今何及,从游旧亦疏。

若修耆旧传,言行可追书。

(0)

再赠平首座

南涧谁人扫劫灰,行缠恰自冷泉回。

式公昔日曾留誓,大用今生乃再来。

应是伽蓝当更造,岂关回禄故为灾。

上头更有华严界,弹指重重殿閤开。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