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山居,偏寻到,赖有好春知我。
日历久删除,余寒凝、檐鹊何事尚庭贺。桃符椒颗。
权换却、炉香经课。楼外怕见沧波恶。
屏开又倩云锁。奈风雨、阴霾天为堕。
撩梦乱、山人稳卧。绕篱花幡力薄。
付回潮、卷地红涴。重关未算计左。
聊料理、齑盘蔬锉。祗辛苦、几个渔樵辈,苍茫点破。
黯山居,偏寻到,赖有好春知我。
日历久删除,余寒凝、檐鹊何事尚庭贺。桃符椒颗。
权换却、炉香经课。楼外怕见沧波恶。
屏开又倩云锁。奈风雨、阴霾天为堕。
撩梦乱、山人稳卧。绕篱花幡力薄。
付回潮、卷地红涴。重关未算计左。
聊料理、齑盘蔬锉。祗辛苦、几个渔樵辈,苍茫点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静居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之际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黯山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山居的孤独与寂静被“黯”字形象地描绘出来。接着,“偏寻到,赖有好春知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春天的到来仿佛是大自然对他的回应,给予他心灵上的慰藉。
“日历久删除,余寒凝、檐鹊何事尚庭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来。即使寒冷还未完全消散,屋檐上的喜鹊却已开始庆祝春天的到来,这种反差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桃符椒颗。权换却、炉香经课。”桃符和椒颗是传统节日中的元素,象征着驱邪迎福。作者用这些细节展现了他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喜爱,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楼外怕见沧波恶。屏开又倩云锁。”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外界环境的担忧与逃避,通过“楼外”的景象和“屏开”的动作,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隔绝。
“奈风雨、阴霾天为堕。撩梦乱、山人稳卧。”风雨交加、阴霾密布的天气,让作者的梦境变得混乱,但他选择在山中稳卧,寻找内心的平静。
“绕篱花幡力薄。付回潮、卷地红涴。”花幡虽然无力抵抗风浪,但作者将它们交给回潮,任由其卷走,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重关未算计左。聊料理、齑盘蔬锉。”面对生活的琐碎,作者选择以轻松的心态去处理,不计较得失,只是简单地料理日常饮食。
“祗辛苦、几个渔樵辈,苍茫点破。”最后,作者将自己与几个渔樵相提并论,通过“苍茫点破”这一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本质的洞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山中静居时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诗意美。
天涯羁枕看三山,一日皇恩诏使还。
君子但知为善乐,岂同馀臭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