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
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
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西湖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情怀念。开篇“水际轻烟,沙边微雨”两句,以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柔和的自然画卷,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细雨中的湿润与清新。
“荷花芳草垂杨渡”一句,更是以生动的形象展示了西湖之美,荷花、芳草、垂杨交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人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却不得不沉浸于“多情移徙忽成愁”的复杂情感之中,这种对往昔时光的依恋与不舍,已经让他心生忧郁。
“依稀恰是西湖路”一句,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所怀念的是哪条道路,是那西湖边上的旧时光。这段经历显然对诗人的情感影响深远,他的心中充满了无法释怀的相思之苦。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极度的情感投入。这里的“血染红笺”和“泪题锦句”,都是对诗人情感深刻的写照。他用自己的鲜血去书写那段难忘的往事,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无尽的相思之痛。
最后,“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他似乎在问西湖,它是否还记得那些与他共同度过的相思之苦。而“只应幽梦解重来”,则表明诗人愿意沉浸于那段美好的回忆中,即便是在梦里,也不愿意醒来,去面对现实中的离别和失落。最后,“梦中不识从何去”一句,则是一种无奈与迷茫的表达,彷佛在说,连梦境也无法给诗人指引方向,只能任凭情感的河流带他到哪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