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鸾舂吴市,伉俪乃相之。
布衣日操作,椎结无容辉。
居贫敢忘敬,举案与眉齐。
斯人亦何修,感彼糟糠妻。
买臣躬负薪,室家请长辞。
岂惟匹妇丑,君子谅有亏。
周道兴闺房,衽席岂为微。
所以冀缺耨,重耳任不疑。
斯道久寂寞,捃摭为此诗。
伯鸾舂吴市,伉俪乃相之。
布衣日操作,椎结无容辉。
居贫敢忘敬,举案与眉齐。
斯人亦何修,感彼糟糠妻。
买臣躬负薪,室家请长辞。
岂惟匹妇丑,君子谅有亏。
周道兴闺房,衽席岂为微。
所以冀缺耨,重耳任不疑。
斯道久寂寞,捃摭为此诗。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杂诗十一首并序(其九)》描绘了一对贫穷夫妻坚守美德的故事。诗中以东汉时期的贤士梁鸿(字伯鸾)和孟光为例,他们虽在吴市劳作,生活艰辛,但梁鸿夫妇情深意笃,孟光虽朴素无华,却能敬夫持家,举案齐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夫妻之间纯真感情和互相尊重的赞美。
诗中的“买臣躬负薪”指的是汉代的朱买臣,他早年贫困,曾背着柴火谋生,但他的妻子始终对他不离不弃。诗人借此强调,即使在困苦中,君子也不会因外貌或地位而忽视对伴侣的忠诚和责任。他还引用了周公制礼,强调闺房之礼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是微贱之人,也能展现出高尚的品德。
最后,诗人感慨这种美德在当时已显得寂寞,但他通过诗歌记录下来,希望唤起人们对传统美德的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夫妻和谐、敬贤重义的深深向往。
从来此山中,不记几游历。
每缘困杯酌,未暇赋篇什。
屡恐为山羞,欲吟嗟思涩。
今晨始杖屦,醒眼看泉石。
草木呈幽姿,烟云舒秀色。
扪萝扣栖真,束燎穿大涤。
神工跨石梁,天巧镂岩壁。
仙人不可逢,灵箬无从得。
回观翠蛟舞,俯视云根屹。
何如出山去,飞腾霈甘泽。
忆昔介庵老,视我犹子弟。
于今于越州,必洒西州涕。
重忆郎中公,契与外氏通。
慨我未知学,一见宁发蒙。
公于介庵老,笔砚相亲友。
而于郎中公,学问躬授受。
与我非素交,有儿仍甚愚。
辱公收教之,举俗有是夫。
辱书示深眷,未报无加谴。
平日但闻风,今朝真识面。
少读隐逸传,雅意烟霞人。
居官早自缚,半世几没身。
青衫类枯叶,两鬓如烂银。
人知趋走苦,己重疾病湮。
归微三径资,尚窃太仓陈。
邻里有伏腊,弟兄无越秦。
况此交友高,而能朝夕亲。
君还志远游,所愿犹逡巡。
我乃叹寡与,未易论苦辛。
勿道车马乏,勿嫌风雨频。
春风未著江南村,梅花有方先反魂。
斓斑初疑霜集晓,烂漫忽若月挂昏。
孤山寺下林逋宅,松风亭前东坡园。
想应照水自愁绝,谁复好事来相温。
我今居閒百无念,夜半始寝起及暾。
欲拈堕蕊每攀树,要看落影长开门。
东南文士推诸孙,妙处不在工语言。
要于险韵出奇峭,敢云小技未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