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扰扰伴尘缘,苦在心中似石莲。
欲学天仙蝉蜕法,常山青黛隔风烟。
寄生扰扰伴尘缘,苦在心中似石莲。
欲学天仙蝉蜕法,常山青黛隔风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对超脱的向往。首句“寄生扰扰伴尘缘”,生动地展现了世间众生忙忙碌碌,被俗世牵绊的生活状态,仿佛无数生命都在尘世的漩涡中挣扎,无法自拔。次句“苦在心中似石莲”,将内心的痛苦比作坚硬的石莲,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沉重与难以排解。
后两句“欲学天仙蝉蜕法,常山青黛隔风烟”,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他想学习天仙般的蝉蜕之法,即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升华,摆脱尘世的束缚。常山青黛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神秘而纯净的力量,它隔着风烟,似乎预示着通往精神世界的一条道路,充满了未知与诱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经年旧雨首频搔,正好连床怪尔挠。
宝枕才通巫峡梦,玉绳顿撼广陵涛。
洒来别泪柔丝堕,滴尽秋宵爽籁号。
河鼓无声听淅沥,天街如水净尘嚣。
飘残蛛羃函犹湿,零乱乌衣驾不牢。
书曝休誇胸万卷,织空错认手三缫。
洗车泽布随车远,触石云兴化石高。
肠断淋铃传一曲,星前密誓倍心忉。
几日浓阴,早柳堤作絮,菜圃堆金。
传是前朝贵胄,旧阁园林。
池荒路古,客来过、几遍沉吟。
荼蘼雨、毵毵细落,饧箫响断春深。
却忆昔年游赏,有成行翠袖,满座朋簪。
尽曾宴花醉月,谁料而今。
枯松无伴,立斜阳、独自伤心。
好分付、邻家燕子,莫还枉费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