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刘石香寄怀二首·其二》
《次韵刘石香寄怀二首·其二》全文
清 / 翁同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沤一发一如来,处处圆明性地开。

难得甘黄挛下泽,莫因寒拾钝天台。

尖风冷月无边相,瘦竹孤花未易才。

山鸟不知吟啸事,看人开卷辄疑猜。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翁同龢所作的次韵诗,以刘石香的原作为基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首句“一沤一发一如来”运用佛教比喻,将生活中的短暂与永恒并置,暗示世间万物皆如泡影,却又蕴含着佛法的智慧。次句“处处圆明性地开”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圆融通达的境界,强调了人性的本真与宇宙的和谐。

第三句“难得甘黄挛下泽”可能是指人生中的甘甜与困苦交织,如同甘黄(可能是甘草和黄连的象征)在艰难环境中生长,寓意坚韧与苦中作乐。第四句“莫因寒拾钝天台”则劝诫人们不要因为环境严寒而失去锐气,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第五、六句“尖风冷月无边相,瘦竹孤花未易才”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对孤独与清寂的理解,认为即使是瘦竹孤花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不易得的才华。

最后两句“山鸟不知吟啸事,看人开卷辄疑猜”,以山鸟不解人事为喻,暗示人与自然的隔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读书人沉思默想的观察和揣测,富有哲理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境遇和智慧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翁同和
朝代:清

实指“翁同龢”,(1830—1904)清江苏常熟人,字叔平,晚号瓶庵居士,又号松禅。翁心存子。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同光两朝皆为帝师。历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中日战争时,与李鸿藻主战。和议起,力争改约稿。戊戌间以赞助新政罢官革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卒于家。宣统元年复原官。工书法,著有《瓶庐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
猜你喜欢

句·其二

伤心父老江津路,犹想当年上冢行。

(0)

句·其一

历阳城外桃花坞,台榭废来名已古。

(0)

送奉使钤辖高侯之任成都

烈士由来不徇名,西南万里不留行。

熊罴训整屯千计,尊俎雍容镇百城。

阃外使华新报聘,山西家法旧论兵。

封侯富贵须由命,请访沈冥卖卜生。

(0)

东馆楼

帘影隔朝暾,云低昼尚昏。

山形分歙翠,溪色到江浑。

日尽天垂幕,歌馀酒满尊。

栏干不堪倚,归思断乡魂。

(0)

和普守勾辅元郎中见寄均逸亭诗

春风猎猎卷双旌,太守开樽上子城。

地僻养成山水趣,民和流入管弦声。

林花远近参差发,野景朝昏次第生。

引领英游归未得,东溪遗恨几时平。

(0)

重和四首·其一

群俊争求一字褒,诸公清识晋山涛。

蓬仙寥落谁人继,史笔纵横自古豪。

胜爵频倾知得隽,剧谈无极坐忘劳。

勉行无负题评意,东蜀斯文价已高。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