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人逸夏商前,奚取名岩紫洞巅。
深入才如窥寸管,仰瞻早已到中天。
仙田有迹闲芳草,韶乐无声寄滴泉。
遐想温恭游古昔,恍如瞻对听虞弦。
重华人逸夏商前,奚取名岩紫洞巅。
深入才如窥寸管,仰瞻早已到中天。
仙田有迹闲芳草,韶乐无声寄滴泉。
遐想温恭游古昔,恍如瞻对听虞弦。
这首诗名为《重华岩》,作者是宋代诗人郭凤。诗中描绘了重华人(指传说中的黄帝后裔舜帝重华)的形象,他生活在夏商之前,其名源于高峻的紫洞巅峰。诗人通过写实与想象相结合,表达了对重华岩的崇敬之情。"深入才如窥寸管",暗示岩洞深邃,犹如一管窥探天地奥秘;"仰瞻早已到中天"则象征着重华的崇高地位。接下来,诗人将仙田的宁静和芳草的悠闲,以及韶乐(古代宫廷音乐)无声地流淌在滴泉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诗人沉浸在历史的遐想中,仿佛能听到虞舜时代的音乐,如同面对面聆听那悠扬的弦音。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然仙境的向往。
小桥横,幽径曲。千亩渭滨竹。
剪翠衫儿,一色晕浓绿。
分明花里迷藏,弯环难觅,又何处、白云茅屋。
快心目。自觉热恼销除,尘襟淡如菊。
碧涧泉多,僧房报茶熟。
几时携榼来游,山厨清供,先看取,笋香新斸。
怯倚银屏,绣带平量,香肌暗消。
怅年来病减,丰姿顿改,日长睡起,意态犹娇。
臂欲松金,肩如削玉,云样衣裳水样绡。
湘裙底,更一钩罗袜,宽褪莲翘。镜中薄了兰膏。
怪落尽。芙蓉两颊潮。
看秋波阁泪,愁凝眼角,春山锁恨,情蹙眉梢。
飞燕轻盈,小蛮憔悴,莫向东风斗柳腰。
黄昏后,怕灯前月下,顾影魂销。
雨馀露井春生,飞琼夜剪瑶池雪。
新妆照水,繁英如玉,几枝初发。
洗尽铅华,消除尘垢,望中幽洁。
但芬芳未了,枝头杜宇,偏只是、啼声彻。
爱尔丰姿清绝。倚雕栏、不言堪悦。
玉兰沁露,梨花带雨,风神终别。
烟净池塘,日长庭院,莺声乍歇。
趁东风、试把琼枝摘取,绿窗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