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祁寒日暝,袅袅秋风凉。
凄凄捲素幔,切切悲空床。
昔为双飞鸿,今作独宿凰。
妾身岂复惜,子幼姑在堂。
捐生谅非难,老稚谁扶将。
日月良有食,海水良有极。
妾身千秋年,当化山头石。
祁祁寒日暝,袅袅秋风凉。
凄凄捲素幔,切切悲空床。
昔为双飞鸿,今作独宿凰。
妾身岂复惜,子幼姑在堂。
捐生谅非难,老稚谁扶将。
日月良有食,海水良有极。
妾身千秋年,当化山头石。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节妇吟为上虞黄氏作》描绘了一位节妇在寒冷秋日中独自承受离别之苦的心境。诗的前两句“祁祁寒日暝,袅袅秋风凉”以景渲染氛围,展现了凄清的环境,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接着,“凄凄捲素幔,切切悲空床”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表达了她对亡夫的深深怀念和空床独寝的哀伤。
“昔为双飞鸿,今作独宿凰”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失去伴侣的孤凰,形象地表达了她的孤独和无奈。面对幼子和在堂的婆婆,她表现出坚强的决心:“妾身岂复惜,子幼姑在堂”,表明她愿意为了家庭牺牲自己的情感需求。
然而,她也担忧未来的艰难:“捐生谅非难,老稚谁扶将”,表达了对自身生命安全和家庭责任的忧虑。最后两句“日月良有食,海水良有极”引用自然现象,寓意生活虽然艰难,但总有尽头,而她期待自己能像山石一样坚韧,度过漫长岁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既体现了节妇的坚贞与牺牲精神,又流露出其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重阳纵自无风雨,轻阴锁断天际。
消剩烟痕,逗残日影,酿出十分秋意。新寒似水。
怎枫染添红,柳沾损翠。
对此茫茫,旧人新雁甚情味。江亭前事暗记。
画阑朱褪尽,今共谁倚。
淡彻愁心,浓遮远目,赢得平原如此。相望未已。
奈雾驿霜邮,尺书慵寄。点破沈冥,晚霞风飏起。
怅秋风、只留今日,芦花摇荡无计。
兰舟一路勤相惜,幸是嫩晴天气。拚且醉。
莫放过今朝,四面山迎翠。斜阳去未。
只蝶梦怜花,鸦栖妥叶,堪共慰憔悴。
苏堤畔,多少离情别意。飞鸿教与书寄。
而今不道秋真去,暮色也都萦系。君莫戏。
度一阕骊歌,竟作春镫谜。休嫌况瘁。
祝琴剑归来,西泠雅集,重与赋秋思。
匹骑冲寒,把激荡、孤怀谁诉。
莽千里、霜低土屋,风严戍鼓。
坏壁金丝东鲁宅,荒原戈戟南徐府。
数兴亡、起灭几雄豪,成今古。沙路尽,辞淮浦。
人语杂,兼吴楚。看马头晴翠,隔江烟树。
夜静潮声沉铁锁,云开山色环金柱。
吊英灵、杯酒洒中流,鱼龙舞。
髻同心,眉百结。幽绪为君说。
忒煞聪明,宛转陇鹦舌。
难忘拥被宵阑,喁喁恩怨,已帘角、晓光微白。
太憨绝。自怜生小蓬门,薄命感秋叶。
修到梅花,甘作掌书妾。
可能捧砚添香,相偎相觑,愿厮守、鬓丝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