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岁视滹沱,近堤虞侵城。
今岁视滹沱,堤脚淤沙平。
临流施网处,秋麦芃新耕。
复见好消息,中泓向南经。
北堤免冲齧,万户庆居宁。
建坊旧驻所,感德由至诚。
维予自忖度,转觉愧恧生。
一时偶指示,讵有安澜能。
设能回狂澜,永定相视曾。
夏霖乃溃决,迄今堤未成。
是河亦浑流,来往岁每更。
所幸有馀地,不与水相争。
长堤护城止,曾匪束之行。
居功而诿过,中人以下情。
我常恶彼为,何须扬颂声。
前岁视滹沱,近堤虞侵城。
今岁视滹沱,堤脚淤沙平。
临流施网处,秋麦芃新耕。
复见好消息,中泓向南经。
北堤免冲齧,万户庆居宁。
建坊旧驻所,感德由至诚。
维予自忖度,转觉愧恧生。
一时偶指示,讵有安澜能。
设能回狂澜,永定相视曾。
夏霖乃溃决,迄今堤未成。
是河亦浑流,来往岁每更。
所幸有馀地,不与水相争。
长堤护城止,曾匪束之行。
居功而诿过,中人以下情。
我常恶彼为,何须扬颂声。
此诗描绘了滹沱河堤工的变迁与成效,以及诗人对这一工程的感慨。开篇“前岁视滹沱,近堤虞侵城。今岁视滹沱,堤脚淤沙平。”对比了过去与现在的景象,展示了堤工带来的显著变化——昔日堤边险象环生,如今却已平缓稳固。接着,“临流施网处,秋麦芃新耕。”描述了河流边的农耕景象,丰收的希望在平定的河堤上得以实现。
“复见好消息,中泓向南经。”诗人再次强调了河势的变化,河水不再肆虐,而是有序地向南流淌。“北堤免冲齧,万户庆居宁。”指出河堤的巩固不仅保护了堤防本身,更为沿岸居民带来了安宁的生活。
“建坊旧驻所,感德由至诚。”提到为纪念这一工程而设立的纪念物,体现了人们对工程成功和背后付出的感激之情。“维予自忖度,转觉愧恧生。”诗人反思自己的角色,感到惭愧,可能是因为未能亲自参与或贡献更多。
“一时偶指示,讵有安澜能。”表达了对能够指导或影响这一工程成功的偶然性的感慨。“设能回狂澜,永定相视曾。”进一步强调了工程的不易和重要性。
“夏霖乃溃决,迄今堤未成。”回顾了过去洪水的破坏,至今堤防仍未完全建成,显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工程的持续性挑战。“是河亦浑流,来往岁每更。”描述了河流的自然特性,每年都会带来不同的挑战。
“所幸有馀地,不与水相争。”指出尽管面临困难,但人类与自然找到了和谐共存的方式。“长堤护城止,曾匪束之行。”强调了堤防不仅是物理上的屏障,也是精神上的象征,守护着城市的安全。
最后,“居功而诿过,中人以下情。”批评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即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就而忽视背后的付出和责任。“我常恶彼为,何须扬颂声。”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满,认为不应过分夸大个人或集体的功劳,而应保持谦逊和客观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滹沱河堤工的重要意义及其背后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提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宝箱拂尘金?钺,周昉丹青见真笔。
春风曾忆赋妖娆,人共画图成十一。
烛奴香底花光凝,铮铮铁响闻三更。
车声雷动不通语,眼态波横空送情。
蛮云盘鹤辽天阔,犀玉依依对书札。
人生何处不相逢,还醉武陵溪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