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年故纸枉埋头,老去时名底用求。
得句盖尝身被谤,屏书姑免眼为仇。
关门工作橐驼坐,阅世已冥鹏鴳游。
槁木山麋真适适,从来里舍议家丘。
丁年故纸枉埋头,老去时名底用求。
得句盖尝身被谤,屏书姑免眼为仇。
关门工作橐驼坐,阅世已冥鹏鴳游。
槁木山麋真适适,从来里舍议家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闲适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首句“丁年故纸枉埋头”描绘了年轻时埋头于书卷,看似勤奋,但可能并未得到实际的回报;“老去时名底用求”则表达了对晚年追求名声的反思,认为名利无常,不值得过分追求。
“得句盖尝身被谤”写诗人因诗文而遭受非议,这表明他深知文学创作的不易和背后的代价。“屏书姑免眼为仇”则是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纷争,诗人选择暂时放下笔墨,避免与人结下文字之仇。
“关门工作橐驼坐”运用比喻,表示诗人过着简朴的生活,像骆驼一样耐得住寂寞,静心工作。“阅世已冥鹏鴳游”则表达他对世事的洞察,如同大鹏鸟翱翔天际,而自己则如小鸟般自在游历人生。
最后两句“槁木山麋真适适,从来里舍议家丘”以山野间的枯木和自由自在的麋鹿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那些热衷于家族或邻里间是非的人的不屑。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闲适心境,以及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东家儿妇试新衣,西家残织方下机。
东家宰牲嫌不肥,西家呼儿去采薇。
欲掩不掩留半扉,等彼良人心依依。
小儿出门看落晖,平章去时霜未晞。
须臾忽见扁舟飞,双桨掝破清涟漪。
抖擞裙儿牵儿上钓矶,手掩蓬鬓渐觉面生辉。
遽呼良人何来迟,税苗更管中限违,且买豚肩连夜归。
汝爷十五初裹头,桂堂读书从我游。
汝今裹头恰十五,两载东林就规矩。
我身只是前时命,汝家岁久无衰盛。
族人快活羡汝爷,汝又胜爷好情性。
莹彻温柔好性情,更须奋笔趋前程。
苦思入神方得句,才如诸舅岂无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