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其二二十早初见雪》
《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其二二十早初见雪》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自怜羁馆庭,不见梅和柳。

何处引春容,忽向寒空走。

风树绕檐飞,天花随地有。

嗟兹六出形,二纪相违久。

南州嘉炎德,西桂千林黝。

岂因寒意薄,欲使繁阴厚。

偶当残岁馀,见尔初春后。

谁分万点珠,乱撒千山首。

虢国洗朝颜,湘娥挥素手。

颇疑春露凝,独许冰怀受。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雪降临的情景,诗人通过“自怜羁馆庭,不见梅和柳”开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怀念。接着,“何处引春容,忽向寒空走”两句,巧妙地将春意与冬雪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

“风树绕檐飞,天花随地有”描绘了雪花在风中飘舞,如同天女散花般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与诗意。“嗟兹六出形,二纪相违久”则表达了对雪的特殊情感,感叹雪的六瓣形状以及长时间未见的遗憾。

“南州嘉炎德,西桂千林黝”两句对比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进一步渲染了雪的珍贵与美丽。“岂因寒意薄,欲使繁阴厚”则揭示了雪的深层寓意,不仅仅是寒冷的象征,更是为大地带来丰饶的希望。

“偶当残岁馀,见尔初春后”将雪与季节交替联系起来,暗示着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谁分万点珠,乱撒千山首”生动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壮观景象,仿佛是无数颗珍珠洒落山头。

最后,“虢国洗朝颜,湘娥挥素手”运用典故,将雪比作虢国美女的美容,以及湘妃挥动素手,赋予了雪以生命与情感。“颇疑春露凝,独许冰怀受”则表达了诗人对雪的独特感受,认为它既像春露般清新,又如冰心般纯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雪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之情,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重九日

重阳风致落谁家,晚雨疏疏点物华。

粤客能无泉石兴,陈山虚耸海天涯。

诗眸自合评秋色,篱菊何为未放花。

最爱碧空云尽后,月明香荐木犀茶。

(0)

题五殿下棠梨三喜扇面

人间何处可忘情,三喜飞来共一声。

莫道时禽无意趣,棠梨枝上祝皇明。

(0)

重游虎跑寺二首·其一

尘鞅无缘脱俗羁,肩舆一笑任行迟。

绿肥晴日浮光晕,凉淡晨烟罩碧漪。

泉韵又添今日兴,松阴犹记昔年诗。

繁花过眼开还落,只有青山似旧时。

(0)

游西湖二首·其一

眼傍西湖忽有诗,湖山应讶我来迟。

十年倏尔成何事,一笑茫然似故知。

细柳新莺迎画舫,丹楼碧阁漾清漪。

凭谁为秉王维笔,貌出闲官酩酊时。

(0)

寓铁佛寺时奉藩檄总修两浙实录

佛子轩窗隔翠微,微官何地更相宜。

梅花月照杯传处,坞竹烟深履步时。

闲里风光描不尽,静中鱼鸟看成痴。

凡才未悟春秋旨,却与名藩管是非。

(0)

试院中秋赏月和章方伯

阅世空惊四十霜,年华如月到中央。

褰帘共赏人非少,袖手还容我在傍。

眼底毫芒堪遍烛,酒中斟酌岂须忙。

八闽诗料元无限,暂借银蟾一夜光。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