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劳梦寐,谁遣夕中生。
月色不离地,山寒尽入城。
籁虚蛩答响,秋老雁无声。
处处皆长道,徒看白露盈。
关河劳梦寐,谁遣夕中生。
月色不离地,山寒尽入城。
籁虚蛩答响,秋老雁无声。
处处皆长道,徒看白露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的思绪和所见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边塞风情。"关河劳梦寐"表达了诗人对边关河防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谁遣夕中生"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被唤醒的迷茫。月色如霜,"月色不离地",山间的寒气侵入城池,营造出寂静而冷寂的氛围。
"籁虚蛩答响"通过虫鸣声反衬出深夜的静寂,"秋老雁无声"进一步强调季节的变迁和离别之感。最后,"处处皆长道,徒看白露盈"描绘了道路漫长,只有露水盈满,更显孤独与寂寥。整体来看,这首《西风》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国之情,展现了清人边塞诗的特色。
庐山有山叟,弗与王侯友。
晚年居庐山,一路植榆柳。
两年柳叶长,相将荫南亩。
荫多稻苗稀,年荒岂柳咎。
风雨非不时,苗虫酷天狗。
去年工食繁,麦粥苦已久。
今岁秋无收,遑以恤其后。
有衲辞出山,所欲给众口。
众口诚待哺,志操非可苟。
元亮频叩门,礼义看授受。
饥饱信当时,平生安足负。
世人笑我拙,有酒不肯斟。
我笑世人狂,醒醉各失真。
醉时醒时言,醒时醉时心。
醒言不可道,醉心安足任。
兀兀徒自为,言行互商参。
往昔多醒者,被酒同醉人。
醉心尚可易,醒亦非其伦。
因醉乃有醒,尝为醉人瞋。
瞋中多杂乱,益伤人醉深。
蝶蝶畏乳燕,乳燕良可畏。
不知天壤间,所遭皆燕类。
人亦尽蝶蝶,东西竟何拟。
明月照江山,幽谷终弗弃。
万物知所从,莫以形骸累。
劲翮随翱翔,高低各有位。
延促安天年,与夺岂人事。
委运吾自适,卒尔勿惊异。
持此为遨游,平生鲜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