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道友拄杖》
《谢道友拄杖》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剪自南岩瀑布边,寒光七尺乳珠连。

持来未入尘埃路,乞与应怜老病年。

欹影夜归青石涧,卓痕秋过绿苔钱。

他时携上嵩峰顶,把倚长松看洛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dàoyǒuzhǔzhàng
táng /

jiǎnnányánbiānhánguāngchǐzhūlián
chíláiwèichénāi

yìngliánlǎobìngnián
yǐngguīqīngshíjiànzhuóhénqiūguò绿táiqián

shíxiéshàngsōngfēngdǐngchángsōngkànluòchuān

注释
剪自:取自,此处指从…切割而来。
南岩:泛指南方的山岩,可能特指某地名。
瀑布边:瀑布的边缘,水流落下的地方。
寒光:冷冽而闪亮的光芒,这里形容所描述对象的光泽。
七尺: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现代的2.3米,这里是形容其长度,不一定确指。
乳珠连:像乳汁滴落形成的连续珠子,形容水珠相连的样子。
持来:拿、带过来。
未入:还没有进入。
尘埃路:尘世的道路,比喻世俗社会。
乞与:请求给予,此处指别人赠予。
应怜:应该同情。
老病年:年老且多病的时期。
欹影:倾斜的影子,此指竹影随风倾斜的样子。
夜归:夜晚归来。
青石涧:由青色石头构成的溪涧。
卓痕:挺立留下的痕迹,这里形容竹子屹立的姿态。
秋过:经过秋天。
绿苔钱:绿色的苔藓,形状像圆形的钱币,形容苔藓密集而美观。
他时:将来某个时候。
携上:携带上去。
嵩峰顶:嵩山的山顶,嵩山为中国名山。
把倚:手持依靠。
长松:高大的松树。
看洛川:眺望洛水,洛川是黄河的支流,这里代指美景。
翻译
从南岩石边的瀑布下剪取而来,寒光闪烁长达七尺,水珠像串起的乳珠相连。
持在手中还未曾踏入尘世之路,赠予我或许是怜悯我这老病之年。
夜晚归来时竹影倾斜在青石溪涧旁,挺立的身影秋天里划过布满绿苔的石面。
将来某日携带它登上嵩山之巅,倚靠在长松上眺望那洛水潺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大自然中的情感流露和心灵寄托。"剪自南岩瀑布边,寒光七尺乳珠连"两句写出了老人从南方山岩的瀑布旁采集到一根清凉的白色拄杖,这种描写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持来未入尘埃路,乞与应怜老病年"表达了诗人希望这根拄杖能陪伴自己走过未来的道路,并且请求朋友对他的晚年生活给予怜悯。这里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后半程的担忧和期待。

"欹影夜归青石涧,卓痕秋过绿苔钱"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回到青石涧的情景,秋天的落叶在石头上留下痕迹,绿色的苔藓像钱币一样,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他时携上嵩峰顶,把倚长松看洛川"最后两句则展望未来某个时候,诗人希望能攀登嵩山之巅,靠在长松下俯瞰洛河,这里流露出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写拄杖和大自然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期望,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这不仅是一种物品的选择,更是诗人心灵状态的一次抒怀。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送周炳仲大卿归江西

中外周旋阅几年,清忠一节可笺天。

历阶而上公卿易,拂袖以归韦布然。

霅上人稠难买屋,江头路稳好行船。

梦回落月应相忆,犹有征人在汉边。

(0)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其三

溯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于叶,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0)

夜雨复晴

雨欲今朝忽又晴,客涂忧纬为关情。

木多未叶春几槁,桃已皆花水未生。

宿麦既辜秋陇种,新秧正候早田耕。

蛰龙何处深渊睡,乞取霆声为唤惊。

(0)

和吴叔永见寄韵·其一

眼空凡马绝全牛,肯念江萍万里浮。

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

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

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

(0)

阻风固城湖

历峡浮江万里归,一湖乃尔尼留之。

由吾天籁偶相值,岂汝川灵敢肆欺。

上水虽饶趋下便,北风会有转南时。

浮生只作无心看,何用咨咨咄咄为。

(0)

出郊劭农口占

小约宾僚集,相招老父耕。

寺依青带住,人在翠帷行。

叠嶂堆春色,微云护午晴。

时康田里乐,归骑踏花轻。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