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时夫何忧,望收身亦到。
沿缘委巷穷,四顾绝邻保。
石泉活眼碧,漾漾舞寒藻。
初从下界看,楼阁在林杪。
涩磴诘屈穿,封径有密筱。
肃然天风来,低拜石坛扫。
丈室涵孤清,抚槛纵遐讨。
了了江上山,落日衔更好。
晷短兴逾高,惜景寸心悄。
咄哉葛长庚,可惜先我老。
遥兴既未能,流眄曷云少。
迢迢江路长,健欲约归鸟。
后时夫何忧,望收身亦到。
沿缘委巷穷,四顾绝邻保。
石泉活眼碧,漾漾舞寒藻。
初从下界看,楼阁在林杪。
涩磴诘屈穿,封径有密筱。
肃然天风来,低拜石坛扫。
丈室涵孤清,抚槛纵遐讨。
了了江上山,落日衔更好。
晷短兴逾高,惜景寸心悄。
咄哉葛长庚,可惜先我老。
遥兴既未能,流眄曷云少。
迢迢江路长,健欲约归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三一庵的所见所感。首句“后时夫何忧”,表达出对未来无虑的心态,随后诗人期待自己也能达到这样的境地。他漫步在狭窄的小巷中,四周无人,只有石泉清澈,水草摇曳,给人以宁静之感。从低处仰望,楼阁隐于林梢,显得高远而神秘。
沿着蜿蜒的山路,诗人穿过丛生的小竹,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天风的肃穆,他在石坛前虔诚地清扫,沉醉于孤独而清寂的环境中。眺望远方,江上的山峦在夕阳映照下更显壮丽,尽管时光短暂,但诗人兴致高昂,对美景的欣赏之情油然而生。
诗人感叹葛长庚的先逝,遗憾未能与他一同欣赏这美妙景色,但他仍不愿错过任何美景,眼神流转,期待着能与归鸟共约归途。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庵中的幽静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急滩上水船,进寸辄退尺。
老夫敢稳坐,解衣起佐刺。
凡我同舟人,有力俱不惜。
已济各相贺,可以正枕席。
反观顺流人,如电亦如射。
艰难与快意,等是时行役。
月落东方明,云收远山碧。
翩然两白鹭,过眼已无迹。
天地正尔宽,何苦自局蹐。
脱带且腰舟,歇我履一只。
当时夫死若求归,凛然义动单于府。
不知出此更随俗,颜色如花心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