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如玉跨长川,下马摩挲得细看。
他日燕郊如旧识,芦沟桥下古桑乾。
长虹如玉跨长川,下马摩挲得细看。
他日燕郊如旧识,芦沟桥下古桑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对新建芦沟桥的感慨与欣赏。首句“长虹如玉跨长川”,以“长虹”比喻桥梁,形象地展现了桥梁横跨于宽阔河流之上,如同一条美丽的玉带,既突出了桥梁的宏伟壮观,也赋予了它一种流动的美感。接着,“下马摩挲得细看”,则通过诗人的动作细节,表现了他对这座新桥的好奇与赞叹,亲自下马,细细品味,流露出对建筑艺术的尊重与欣赏。
后两句“他日燕郊如旧识,芦沟桥下古桑乾”,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诗人想象着未来某日,当他再次经过这片土地,燕郊的景色对他来说已如老友般熟悉,而芦沟桥下的桑乾河,则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双重追求。
十年不踏故溪上,有时梦去千里游。
每思鱼行鉴中见,青衫手板如仇雠。
秋风鲈肥美无价,莫怪张翰不可留。
前日诵君清水吟,胸中突起百尺愁。
儿牵女婴走尘土,百年一半如弃投。
清风明月无界畔,白首愿作山中侯。
君诗写出渔者意,老景一片在目眸。
清泉钓舟未入手,聊可观诵忘吾忧。
仙人驾飞骑,朝会白云衢。
老骥不伏乘,清唳彻九虚。
野田篁竹底,毰毸伴鸡凫。
时因长风起,犹欲试南图。
钱君佳少年,濯濯春月柳。
开谈屡逼人,落笔若挥帚。
凫雁菰蒲中,英材颇时有。
同声倾夙期,异姓接婚友。
冷官国北门,会面始八九。
时时过薄饭,卯坐常至酉。
今日得休沐,方醺步兵酒。
闻子车马南,欲饯辄掣肘。
温风媚行色,绿净无尘垢。
鱼轩迎少妇,能献二亲寿。
到家春已融,柔条可结纽。
菱藻蔓平湖,钓船先入手。
南雁正北来,蚤寄诗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