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擅丘樾,块尔称独晤。
盘礴翰墨林,沈冥诗书趣。
袅影文昼寂,飞英点林素。
溪藤饮猿接,梁棘归鸟输。
四起垂天云,疑亡出山路。
屏刺少所通,非心不成故。
慨此穆如侣,抒言托遥慕。
幽居擅丘樾,块尔称独晤。
盘礴翰墨林,沈冥诗书趣。
袅影文昼寂,飞英点林素。
溪藤饮猿接,梁棘归鸟输。
四起垂天云,疑亡出山路。
屏刺少所通,非心不成故。
慨此穆如侣,抒言托遥慕。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拟古七十首(其五十四)》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隐居画面。首句“幽居擅丘樾”展现了诗人居住在山林之中,享受着宁静与自然的亲近。"块尔称独晤"表达了他独自一人时的自在与惬意,仿佛与天地对话。
接下来的诗句,“盘礴翰墨林,沈冥诗书趣”写诗人沉浸在书卷和创作的世界中,享受着书法与诗歌带来的乐趣。"袅影文昼寂,飞英点林素"进一步描绘了白天的静谧,落叶飘落,点缀着白色的树林,增添了诗意。
“溪藤饮猿接,梁棘归鸟输”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溪边藤蔓滋养着猿猴,屋檐下梁棘吸引着归巢的鸟儿,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四起垂天云,疑亡出山路"则暗示了诗人寓居之地的偏远,云雾缭绕,仿佛通往外界的道路消失在远方。
最后两句,“屏刺少所通,非心不成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由于与外界交往不多,他的情感只能寄托于文字之中。"慨此穆如侣,抒言托遥慕"表达了他对知音的渴望,希望能通过诗篇传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远方知己的仰慕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孤独,流露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友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