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元气日氤氲,大岩小岩屯白云。
山人自是陶弘景,纵有那应分赠君。
春来元气日氤氲,大岩小岩屯白云。
山人自是陶弘景,纵有那应分赠君。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中元气弥漫,大岩与小岩之间聚集着白云的景象。诗人以“山人”自比,将自己比作东晋时期的隐士陶弘景,表达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纵有那应分赠君”一句,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寄语,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分享愿望。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联系。
挟瑟昔侍君,中宵错明烛。
芳尊前既陈,众女皆列幄。
不谓微且鄙,过蒙君顾辱。
为君起新声,竭才自结束。
盼睐人心移,曾无待终曲。
堂上有万里,薄帷能蔽目。
亲者巧有馀,疏者拙不足。
欲逝不敢远,沈吟就别屋。
秋风拂阶墀,皎月如寒玉。
恐欲传清光,为人照幽独。
登高豁尘烦,睇眄江山美。
况当上除辰,曲水盛罗绮。
清风度女姮,禊事掌春史。
迢迢上重闉,趿我蹋青履。
参天峙林峦,扑地错闾里。
顾此濠堑壑,遂事崇墉倚。
荒堞望纡回,襟带互百雉。
云容半黑白,山色杂青紫。
龙池何足游,揽胜自今始。
霞吐秀岭巅,烟含密树底。
不第游目佳,兼亦会心旨。
娟娟月一钩,密迩快仰止,笑彼辕下驹,闭户说扫轨。
吉行有程期,驻跸日未午。
前至瑶亭子,万帐息貔虎。
离宫宿卫严,纩骑彀强弩。
群马喑不骄,夜静听更鼓。
扈从多文臣,轻装离队伍。
一一覆穹庐,文翰集图谱。
高竿挂旗帜,夜则悬镫火。
公余每过从,望标辄知所。
自愧佔毕儒,举十昧二五。
勉哉尽职业,上以报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