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望》
《野望》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由来卑湿地,怅望一凄迷。

远服通三郡,蛮烟接五溪。

思亲无雁过,为客又莺啼。

贫病孤舟好,天南息鼓鼙。

(0)
鉴赏

这首《野望》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荒野之中的景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首句“由来卑湿地”,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低洼潮湿,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偏远与不被重视,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展现的情感基调——哀愁与落寞。接着,“怅望一凄迷”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环境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惆怅又迷离的状态。

“远服通三郡,蛮烟接五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地理特征。这里不仅远离繁华,且四周环境险恶,仿佛与外界隔绝。通过“通三郡”与“接五溪”的描述,既强调了地理位置的偏远,也暗示了与外界联系的艰难。这样的环境设定,无疑加重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思乡之情。

“思亲无雁过,为客又莺啼”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身处异乡,无法寄信给亲人,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而“为客又莺啼”则以自然界的鸟鸣声,反衬出人世间的孤独与寂寞。莺啼本是春日里的一抹生机,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增添哀愁的元素,进一步凸显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贫病孤舟好,天南息鼓鼙”两句,总结了诗人的现状与心境。在贫穷与疾病中漂泊,虽身处天涯海角,但内心却渴望安宁与平静。这里的“息鼓鼙”象征着战争的结束,也暗含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描绘荒野景色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由与安宁的深切渴望。

综上所述,《野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由与安宁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读和古体凡二十有六韵丰腴醇重有顺无彊第其间与予过实君子宁失于厚公则有之受而不惭正恐不免见讥于识者别用奉答以谢愚拙时戊辰六月癸亥朔日也

王郎长诗壁垒坚,老将睥睨不敢前。

方公偏师扼其吭,如窦车骑登燕然。

我闻一鼓避三舍,镞不破的敢言射。

闭关朗咏二公篇,累累星斗钟山夜。

(0)

过清流关追和宋滁守林公石刻诗韵

乱后关山开王气,雨馀行李带春泥。

鹁鸠啄椹蚕开簇,布谷催耕水没犁。

壁上好诗无客和,井边遗庙有乌啼。

翻思野渡舟横处,只在滁州西涧西。

(0)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

船上复车上,徐州仍宿州。

不因河冻合,那起客乡愁。

晓饭霜侵匕,宵眠月拥裘。

家人裁小帽,邻伴饷乾糇。

坂曲惊疑簸,川平稳胜舟。

纼寒牛背涩,轴垫仆心忧。

古迹迎人问,诗题隔日搜。

计程常屈指,惜别屡回头。

岂有欢倾盖,谁能怒挟辀。

因思安稳客,文酒日风流。

(0)

和颐庵翁赠窗下菊韵二首·其一

半宜晴日半羞寒,得近公家十二阑。

好觅画人传色样,黄金新铸不曾乾。

(0)

题刘道权写雨后云林春山萧寺二小幅

榜船杨柳根,雨罢溪水响。

深林人未还,白云自来往。

宝殿插崚嶒,松门半古藤。

日斜钟磬发,应有未归僧。

(0)

八月二日渔阳驿观降王入朝得青字

此地降王款圣明,千麾万马自龙庭。

百年王会开图画,一代衣冠见典刑。

兵气晴连辽水白,路尘秋染蓟峰青。

伫看大史褒皇化,不但燕然为勒铭。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