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船上复车上,徐州仍宿州。

不因河冻合,那起客乡愁。

晓饭霜侵匕,宵眠月拥裘。

家人裁小帽,邻伴饷乾糇。

坂曲惊疑簸,川平稳胜舟。

纼寒牛背涩,轴垫仆心忧。

古迹迎人问,诗题隔日搜。

计程常屈指,惜别屡回头。

岂有欢倾盖,谁能怒挟辀。

因思安稳客,文酒日风流。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描绘了诗人从徐州到宿州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船上复车上,徐州仍宿州”以简洁的笔触点出行程的转换,由水路转陆路,地点的更换并未改变旅途的连续性。

颔联“不因河冻合,那起客乡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并非因为河流结冰而生愁,而是旅途中的孤独和对亲人的牵挂引发了乡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晓饭霜侵匕,宵眠月拥裘”细致刻画了旅途中的生活情景,早晨的霜冷和夜晚的月光,以及家人送来的温暖衣物,都体现出旅途的艰辛与亲情的温馨。

颈联“坂曲惊疑簸,川平稳胜舟”描述了道路的起伏变化,虽然山路颠簸,但平坦的河流让诗人感到比乘船更为安稳。诗人对于牛车的细节描写,如牛背的寒冷和轴垫的磨损,流露出对行程安全的忧虑。

尾联“古迹迎人问,诗题隔日搜”则转向了沿途的风景和文化,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兴趣和对创作诗歌的热情,反映出他的学识和旅途中的闲暇时光。最后,“计程常屈指,惜别屡回头”表达了诗人对行程的计算和对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北平颐庵公和松轩公子的怀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乐趣,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六月十八日立秋,送客夜归雨作

青天赤日更黄埃,迎送纷纷正往来。
一夜炎蒸无计奈,三更风雨领秋回。
人生作麽禁寒暑,世事何如付酒杯。
遮莫髯间点霜雪,何曾笔下减琼瑰。

(0)

路逢故将军李显忠以符离之後私其府库怨而溃

贪将如中使,兵书不误今。
只悲熊耳甲,谁怨褭蹄金。
贾傅奚同郡,朱游独折心。
书生何处说,诗罢自长吟。

(0)

明发戈阳县

灯市通宵沸,朝来解一空。
梅边霜似雪,雾外日如虹。
句妙元非作,代穷未必工。
忽惊家已远,身在大江东。

(0)

明发康郎山下,亭午过湖入港,小泊棠阴砦。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鬼必归。
鬼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鬼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
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汉,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

(0)

明发四望山,过都昌悬,入彭蠡湖

众船争取疾,直赴两山口。
吾船独横趋,甘在众船後。
问来风不正,法当走山右。
不辞用尽力,要与风相就。
忽然挂孤帆,吾船却先走。

(0)

暮行田间二首

布榖声中日脚收,瘦藤叫我看西畴。
露珠走上青秧叶,不到梢头便肯休。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