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严叔贤见寄》
《次韵严叔贤见寄》全文
宋 / 罗公升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威凤翔九天,栖息惟十洲。

胡为落世人,下与鸡鹜游。

吟仙霄汉间,清夜瑶琴秋。

馀音遇风至,不可言语求。

黄尘隔辰晤,回首生暮愁。

櫜弓定何日,春驭已莫留。

柳营岂云远,邈若青海头。

何当踏月来,羽衣啸黄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ánshūxiánjiàn
sòng / luógōngshēng

wēifèngxiángjiǔtiānwéishízhōu

wèiluòshìrénxiàyóu

yínxiānxiāohànjiānqīngyáoqínqiū

yīnfēngzhìyánqiú

huángchénchénhuíshǒushēngchóu

gāogōngdìngchūnliú

liǔyíngyúnyuǎnmiǎoruòqīnghǎitóu

dāngyuèláixiàohuánglóu

翻译
神凤翱翔在九天之上,只在十个仙境岛屿栖息。
为何它要落入凡尘,与鸡鸭群中漫步。
仙人在星河间吟唱,深夜里瑶琴奏出秋意。
余音随风飘荡,无法用言语寻觅。
尘世间的相逢遥不可及,回首间已添暮色哀愁。
何时能收起弓箭,春天的驾驭已不再停留。
军营虽近似远方,却遥远如青海之巅。
何时能踏月而来,身披羽衣在黄楼长啸。
注释
威凤:神话中的神鸟凤凰。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象征极高的地位或理想世界。
十洲:传说中的十个神仙居住的岛屿。
胡为:为什么、为何。
鸡鹜:鸡和鸭,比喻世俗之人。
春驭:春天的驾车,比喻时光流逝。
柳营:古代军营,此处可能象征着现实世界。
青海头:青海湖边,形容遥远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洁之士的形象,他如同威武的凤凰翱翔在九天之上,寓居于神仙般的十洲仙境。然而,他为何选择降落在凡尘,与世俗的鸡鸭为伍?他在清冷的夜晚弹奏瑶琴,琴声悠扬,随风飘散,难以用言语形容其美妙。诗人感叹与好友严叔贤的时空相隔,每当回首往事,不禁生出深深的哀愁。他期待着结束这种漂泊,但春天的离去似乎遥不可及。他想象着与友人相聚如柳营般近在眼前,却又仿佛隔着遥远的青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有一天能踏月而来,身披羽衣,在黄楼之上啸歌,与友人共享清风明月。整首诗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罗公升
朝代:宋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永丰(今属江西)人。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宋亡,倾资北游燕、赵,与宋宗室赵孟荣等图恢复,不果。回乡隐居以终。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事见本集附录刘辰翁《宋贞士罗沧洲先生诗叙》,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二四有传。 罗公升诗,以清金氏文瑞楼钞《宋人小集六十八种·宋贞士罗沧洲先生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沧洲集》(简称四库本)。
猜你喜欢

和白云庵七首·明月台

老僧山中嫌月窄,夜夜独上高高台。
四边不肯着闲树,故要满坐清光来。

(0)

和白云庵七首·磬石

古乐破散郑卫起,走入万物不可名。
山中惆怅莫能到,疑是舜时韶一声。

(0)

和白云庵七首·醒石

老僧拂拭待游者,云骨一片莓苔青。
尘埃万事心若醉,到此不觉令人醒。

(0)

和刘卿材十咏·溪声

至音不可收,今人滞形器。
欲知古乐心,山中此声是。

(0)

和白云庵七首·宴坐台

老僧坐见万物空,往往终日居此台。
破衣兀坐若枯木,山鸟不怕行莓苔。

(0)

和百塔寺四首·水阁

山僧听泉心不足,凿池汲引为蟾泓。
自言犹欲洗俗耳,夜静为闻蛙黾声。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