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头书事》
《洛头书事》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纶巾古鹤氅,日暮槲林间。

谁使翁迎客,应闻屐响山。

占年又得熟,劝我不须还。

村酒困壮士,水风吹醉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òtóushūshì
sòng / chén

lúnjīnchǎnglínjiān

shuí使shǐwēngyíngyìngwénxiǎngshān

zhànniányòushúquànhái

cūnjiǔkùnzhuàngshìshuǐfēngchuīzuìyán

翻译
头戴纶巾身着古鹤氅,黄昏时分漫步在槲树林间。
是谁让老翁迎接客人,想必是听到了木屐踏过山径的声音。
今年的收成又丰收了,他劝我无需急于归还。
乡村美酒足以让壮士沉醉,清风拂面使我脸颊微醺。
注释
纶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象征儒雅风度。
古鹤氅:古代长袍,如鹤羽般飘逸,形容老者的服饰。
槲林:落叶乔木,常见于山林,黄昏时分景色宜人。
屐响:木屐踩踏地面的声音,这里指老翁迎接客人的期待。
占年:农事丰收的预测或庆祝。
村酒:乡村自酿的酒,质朴醇厚。
壮士:这里可能指来访的客人,也可能是诗人自己。
醉颜:因饮酒而微红的脸庞,表现了畅饮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乡村画面。"纶巾古鹤氅"写出了主人公的儒雅风度,身着古代文士的服饰,暗示其身份可能是隐居或归乡的学者。"日暮槲林间"则点明了时间是傍晚,地点是长满槲树的山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谁使翁迎客,应闻屐响山"通过想象,以"翁"的形象迎接客人,只凭脚步声就能辨识,显示出主人与客人的亲密关系和山林的静寂。"占年又得熟"表达了农事丰收,诗人借此寓意生活富足,对未来的期待。

"劝我不须还"是主人的热情挽留,表现出对诗人的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村酒困壮士,水风吹醉颜",通过描述村酿足以让壮士微醺,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惬意与淳朴,以及诗人被此情此景所打动,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洛头书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深深喜爱。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子夜四时歌·其一

白白复朱朱,芳条罥绣襦。

摘来随女伴,赛斗不曾输。

(0)

渊源堂夜饮

悬灯照清夜,叶落堂下雨。

客醉已无言,秋蛩自相语。

(0)

谢周四秀才送酒

不忍醒愁只欲眠,几日花发自江边。

欲沽百钱未易得,忽送一壶真可怜。

梳头好鸟语窗下,洗盏流水到门前。

今朝得醉已无恨,不使春光空一年。

(0)

送吴生赴汴省其父指挥

都亭槐雨净朝埃,彩服逢秋试剪裁。

定远未归双节在,孝廉初去一船开。

城依梁苑烟中闭,河绕隋堤树里来。

家庆拜余寻旧迹,夕阳骑马过繁台。

(0)

奉迎车驾享太庙还宫

鸣跸声中晓仗回,锦装驯象踏红埃。

半空云影看旗动,满道天香识驾来。

汉酎祭余清庙闭,舜衣垂处紫宫开。

礼成海内人皆庆,献颂应惭自乏才。

(0)

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

凄凉庾开府,老去复如何。

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鹭多。

菊荒应自叹,麦秀竟谁歌。

相送堪愁思,萧萧楚水波。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