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叙隐五首·其二》
《叙隐五首·其二》全文
明 / 卢楠   形式: 古风

伯阳柱下史,曼倩金马门。

大隐在朝市,何劳避世喧。

和璧与隋珠,慢藏盗斯存。

投售一失所,按剑足已捐。

徒为恻丹心,悲来胡能言。

(0)
鉴赏

这首诗《叙隐五首(其二)》由明代诗人卢楠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隐士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首句“伯阳柱下史,曼倩金马门”引用了两位历史人物,老子(伯阳)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柱下讲学,而东方朔(曼倩)则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任职于金马门。这两者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智者,但他们的生活选择却截然不同,一个选择了隐居,一个则活跃于朝廷。

接下来,“大隐在朝市,何劳避世喧”一句,诗人提出观点,认为真正的隐士并不需要远离尘嚣,甚至可以在繁华的都市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这与传统的隐居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和璧与隋珠,慢藏盗斯存”运用比喻手法,将和璧(古代名玉)、隋珠(古代名珠)比作珍贵之物,强调即使这些珍贵之物被妥善保存,仍可能被盗取,暗喻即便是在世俗生活中,也有可能失去内心的珍宝——道德、智慧或心灵的平静。

“投售一失所,按剑足已捐”进一步阐述了在世俗社会中,人们可能会因追求物质或权力而失去自我,甚至牺牲道德原则,如同失去了自己的剑,无法再保护自己和内心的价值。

最后,“徒为恻丹心,悲来胡能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为了追求世俗成功而牺牲内心真正价值的人的同情和悲哀,同时也流露出对真正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隐士生活的对比,以及对世俗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道德价值的重视,以及对真正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卢楠
朝代:明

大名府浚县人,字少楩,一字子木。国子监生。才高,好使酒骂座。工古文,不喜为八股,故屡试不利。负才忤知县,被诬杀人,系狱数年。谢榛为奔走京师诉冤,及知县易人,始获平反。终以积习难改,落魄卒。有《蠛蠓集》。
猜你喜欢

奉和圣製元日

人正肇届时多祜,凤历惟新景载阳。
双阙布和云气郁,千门献寿玉声长。
东风入律三边静,北斗回春万物芳。
朝暇肃诚颁睿藻,缙绅交抃捧尧章。

(0)

辛春日词·东宫阁

青幡乍帖宜春字,翠旆初迎入律风。
一有元良昭大庆,问安长在紫宸中。

(0)

元日词其三·内廷

池冰初解雪初消,十二重城晓日高。
飒飒和风绕珠树,千年春色在蟠桃。

(0)

元日词其四·御阁

习习条风拂曙来,清香犹绽雪中梅。
屠苏酒绿炉烟动,共献宜城万寿杯。

(0)

转运度支得青州资政黄素书韩吏部伯夷颂许昌

首阳垂范远,吏部属辞深。
梁翰著嘉尚,系言光德音。
褒崇亘千{左礻右冀},精妙极双金。
题咏益珍秘,用昭贤彦心。

(0)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

苞枿黑对矣,惟根之蟠。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辑绥艰难。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
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缧降王,定厥功。
澶漫万里,宣唐风。
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万国,罔不龚。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