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日丽长空,潜幽亦可觏。
云胡蔽亏者,繁枝闇未透。
造化本至公,赋予因材授。
攘剔固有宜,匪意行诛宥。
窗牖兹玲珑,重门敞前后。
谁实为此功,对有曰时茂。
堂虚早生白,清风散炎昼。
切磋成有斐,七贤非晋旧。
有箦金斯纯,扶疏月可漏。
欲挹伶伦子,截作长筒奏。
皎日丽长空,潜幽亦可觏。
云胡蔽亏者,繁枝闇未透。
造化本至公,赋予因材授。
攘剔固有宜,匪意行诛宥。
窗牖兹玲珑,重门敞前后。
谁实为此功,对有曰时茂。
堂虚早生白,清风散炎昼。
切磋成有斐,七贤非晋旧。
有箦金斯纯,扶疏月可漏。
欲挹伶伦子,截作长筒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和颖翁邹公祖署中纪怀四章(其二)?竹》描绘了竹子在阳光照耀下清雅的形象,以及它在环境中的作用。"皎日丽长空"赞美了竹子在明亮阳光下的姿态,"潜幽亦可觏"则暗示竹子虽生于幽深之处,却仍能被人欣赏。"云胡蔽亏者,繁枝闇未透"通过对比,表达了竹子的坚韧与生机,即使云雾遮挡,也难以掩盖其繁密的枝叶。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公正,认为竹子的生长和形态是因其自身的特性而被赋予,"造化本至公,赋予因材授"。"攘剔固有宜,匪意行诛宥"则说竹子的修剪恰到好处,既非随意为之,也无过多干预。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竹子在建筑中的巧妙运用,如窗户的玲珑设计和竹林的前后通透,"窗牖兹玲珑,重门敞前后",并赞赏其带来的清凉效果。"堂虚早生白,清风散炎昼"描绘了竹子在炎热夏日中的降温作用。
最后,诗人以"切磋成有斐,七贤非晋旧"象征竹子经过磨砺,如同古代贤人一般,虽非晋代旧物,却仍有其独特的价值。"有箦金斯纯,扶疏月可漏"赞美竹子的纯净和月光透过竹叶的景象,"欲挹伶伦子,截作长筒奏"则表达了对竹子音乐潜能的想象,希望将其制成乐器演奏。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外在美,更寓含了诗人对竹子品质的赞美和对自然智慧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