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临淮双头白莲图》
《观临淮双头白莲图》全文
宋 / 周知微   形式: 古风

君不学叔隗季隗南归晋,又不学大乔小乔东入吴。

一种桃根与桃叶,若为化作双芙渠。

临淮政成有馀暇,坐令华屋生潇洒。

鹅溪一幅万里宽,移得浙川入图画。

天空水阔江茫茫,想见女英与娥皇。

九疑云深苍梧远,冰姿玉泣不成妆。

苦心抱恨何时了,香骨应甘没秋草。

不如回首谢秋风,分作尹邢来汉宫。

(0)
鉴赏

这首诗《观临淮双头白莲图》由宋代诗人周知微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双头白莲图,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诗中首先以“君不学叔隗季隗南归晋,又不学大乔小乔东入吴”两句,借用了古代历史中的两个著名女性故事,即叔隗和季隗的故事以及大乔和小乔的故事,以此引出对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双头白莲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一种桃根与桃叶,若为化作双芙渠”一句,将双头白莲与桃树的根与叶相比较,表达了对双头白莲独特形态的欣赏。

“临淮政成有馀暇,坐令华屋生潇洒”两句,描述了在治理临淮政事之余,诗人得以欣赏到这幅双头白莲图的悠闲时光,使得原本豪华的房屋也显得更加洒脱自在。接下来,“鹅溪一幅万里宽,移得浙川入图画”则通过比喻,强调了这幅画作的宏大与细腻,仿佛将遥远的浙川美景浓缩于一纸之上。

“天空水阔江茫茫,想见女英与娥皇”两句,将目光转向自然界的辽阔与深远,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两位女神——女英与娥皇,她们的传说与双头白莲图中的宁静和谐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九疑云深苍梧远,冰姿玉泣不成妆”则进一步描绘了双头白莲的高洁与哀婉之美,仿佛是九疑山的云雾与苍梧之远的象征,赋予了莲花以更深层次的情感色彩。

最后,“苦心抱恨何时了,香骨应甘没秋草。不如回首谢秋风,分作尹邢来汉宫”四句,表达了诗人对双头白莲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诗人希望这双头白莲能在秋风中得到慰藉,如同古代的尹邢两位贤臣一样,最终能够获得安宁与荣耀。

整首诗通过对双头白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深深忧虑,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周知微
朝代:宋   字:明老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

周知微,字明老,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为晋州县尉,至京求教授不得,一夕而卒。事见《嘉泰吴兴志》卷一七、《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三。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杂题画·其十七挟弹图

汉家新得蒲梢马,赐与韩嫣大出游。

绿树黄鹂忽惊起,金丸飞落殿西头。

(0)

杂题画·其一钱舜举折枝

目极江南有所思,馀□风雨落花时。

钱郎应恨春归尽,独倚东风写折枝。

(0)

寄上竺日章和尚

年踰七十叹衰翁,足不良行耳又聋。

无复白间听夜雨,每因黄落识秋风。

有时百步三回坐,何日孤灯一笑同。

想见朝回多论述,天花飞落研池中。

(0)

劾飞廉

飞廉事纣偾厥宗,何自上天司八风。

嘘枯吹生在掌握,窃弄神柄贪天功。

四月五月旱大甚,天地翕赫方虫虫。

原田莓莓赤如燎,种不入土啼老农。

雨师鞭霆走群龙,玄云四合零雨濛。

胡为吹云使消烁,更鼓烈燄翻长空。

斯民焦劳亦何罪,得不哀怨号苍穹。

天虽处高听甚聪,汝敢迷罔斧尔躬。

天诛将加不可逭,殛死大荒谁汝恫。

(0)

答莫季龙

羡子乘槎南海上,远从牛女问天津。

殊方入贡梯航旧,上国归来冠盖新。

雒粤文风兴此日,鸡林诗价重行人。

悬知江路频维楫,处处疏梅破小春。

(0)

赣州嘉济庙用王编修韵

水落双江见底清,官船东下石滩平。

五龙山远环遗庙,千雉云高接石城。

人去睢阳空有像,将归岭表尚留名。

沙头候吏休相促,吟傍梅花句未成。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