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丛篁写意生,风枝欲动不闻声。
虚怀还待寒松友,记与瑶篇识重轻。
浓墨丛篁写意生,风枝欲动不闻声。
虚怀还待寒松友,记与瑶篇识重轻。
这首诗《题墨竹》由清朝的康熙帝(玄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墨竹的独特韵味。诗中以“浓墨丛篁写意生”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墨竹在浓墨重彩下的生机勃勃,仿佛竹叶间蕴含着画家的深情厚意。接着,“风枝欲动不闻声”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听觉与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吹过竹梢时的轻盈与宁静。
“虚怀还待寒松友”,进一步深化了墨竹的形象,将墨竹比作谦逊的君子,期待着与坚韧的寒松为伴,象征着诗人自己与高洁之士的友谊和精神上的共鸣。最后,“记与瑶篇识重轻”则表达了诗人对墨竹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认为它如同珍贵的瑶篇,既有重量,又承载着无价的艺术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墨竹本身的自然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艺术真谛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炎运昔中否,仙吏乃遁逃。
朝命三山侣,夕谢九州豪。
碧堰俨遗躅,杉桂若旌旄。
登览值春晏,微雨洒兰皋。
俯窥石壁峭,仰羡天路高。
愧无谢客才,翰墨聊复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