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神灵自合飞,岂教时节故相违。
三春雨至腾朱电,五色文成上紫微。
应为庖牺重纪瑞,却于隆准倍增辉。
世间谁是攀鳞者,高筑云台待尔归。
天与神灵自合飞,岂教时节故相违。
三春雨至腾朱电,五色文成上紫微。
应为庖牺重纪瑞,却于隆准倍增辉。
世间谁是攀鳞者,高筑云台待尔归。
这首诗以“元日”为背景,通过描绘龙的意象,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龙与自然、历史人物以及人间情感巧妙结合,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
首联“天与神灵自合飞,岂教时节故相违”,开篇即点出主题,赞美天地间神灵的和谐共处,强调自然界的运行自有其规律,不会因人为因素而改变。这种对自然秩序的尊重,体现了诗人对宇宙法则的敬畏之心。
颔联“三春雨至腾朱电,五色文成上紫微”,进一步描绘了春天雨水充沛、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龙在天空中翱翔的壮观画面。朱电象征着春雨的热烈与生机,五色文则寓意着龙的威严与祥瑞,两者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
颈联“应为庖牺重纪瑞,却于隆准倍增辉”,这里引用了伏羲(庖牺)作为人类文明始祖的形象,暗示新年之际,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充满了新的希望与祥瑞。同时,通过“隆准”(高鼻梁,此处借指帝王或尊贵之人),强调了龙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它所带来的荣耀与光辉。
尾联“世间谁是攀鳞者,高筑云台待尔归”,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卓越、渴望与龙(象征成功与荣耀)并肩的人们的期待。诗人希望他们能在新的一年里,如同龙一般,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梦想,并最终回归到充满荣耀与成就的云端之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个人成就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热爱。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