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省疾苦形,时萦寤与寐。
三春况无雨,更切如伤思。
迩者天心回,膏泽屡沾暨。
二麦固薄收,禾黍尚可植。
此间近望霖,忧怀殊不置。
去岁幸有秋,闾阎馀蓄积。
较之齐鲁间,殿屎未云至。
在彼徒诚祷,讵假天龙意。
来兹正苦旱,佳音乃邮致。
无言独增愁,稍慰转生愧。
东省疾苦形,时萦寤与寐。
三春况无雨,更切如伤思。
迩者天心回,膏泽屡沾暨。
二麦固薄收,禾黍尚可植。
此间近望霖,忧怀殊不置。
去岁幸有秋,闾阎馀蓄积。
较之齐鲁间,殿屎未云至。
在彼徒诚祷,讵假天龙意。
来兹正苦旱,佳音乃邮致。
无言独增愁,稍慰转生愧。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复闻山东得雨》。诗中表达了对山东地区干旱情况的深切关怀以及得知降雨后的欣慰之情。
首句“南省疾苦形,时萦寤与寐”描绘了作者对山东地区的忧虑,无论醒着还是梦中都难以忘怀。接着,“三春况无雨,更切如伤思”进一步强调了春季干旱的严重性,让人心生忧伤。
“迩者天心回,膏泽屡沾暨”转折点,表达了对天降甘霖的期待和喜悦。接下来,“二麦固薄收,禾黍尚可植”描述了虽然小麦收成不佳,但其他作物仍有希望,体现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注。
“此间近望霖,忧怀殊不置”表达了作者对山东地区的持续关注和担忧。“去岁幸有秋,闾阎馀蓄积”回顾去年的丰收,与当前的干旱形成对比,突出了今年的困境。“较之齐鲁间,殿屎未云至”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强调了山东干旱问题的紧迫性。
“在彼徒诚祷,讵假天龙意”表达了对当地人民虔诚祈祷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有限。“来兹正苦旱,佳音乃邮致”描述了得知降雨消息时的喜悦,以及这种好消息通过邮递送达的场景。
最后,“无言独增愁,稍慰转生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得到了好消息,但面对干旱带来的痛苦,仍然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愧疚。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
皂盖朱幡,玉节虎符,宏开大藩。
把济川舟楫,试横碧水,擎天柱石,小驻丹山。
麦秀两歧,棠敷千里,治最当今黄颍川。
平章看、文词坡谷,人品欧韩。竭来游戏人间。
况雅量汪汪海样宽。
适弧垂门外,香凝燕寝,□星对照,两地交欢。
自有青州,活民阴德,不用延年九转丹。
人皆祝,愿黑头黄阁,绿鬓朱颜。
天下知名,今日刘郎,胜如旧时。
记当年幕府,元戎高会,万花围席,争看题诗。
尽道坡仙,再生尘世,有制宜烦立马挥。
东阳小,岂容久驻,凫舄暂双飞。诸公荐墨交驰。
要推上青云百丈梯。
况平生慷慨,闻鸡起舞,中原事业,不付公谁。
生记今朝,频将指数,较莱公争半月期。
功名事,不输前辈,行即诏封泥。
功名闲事,利禄休问,莫系心上。
幸有衣食,随缘过得,著甚乾劳攘。
风前月下,三杯两盏,撞著即莫与放。
且与个、山庄道友,退闲故人来往。
新来做得,一个宽袖布衫,著来也畅。
出户迎宾,入城干事,恰似王保长。
我咱忺后,神歌鬼舞,任尔万般毁谤。
死来后,一家一个,那底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