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音岩李景渠邀予同赋》
《观音岩李景渠邀予同赋》全文
明 / 游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大士何年苦行归,果成随处辟岩扉。

长江不隔人间路,邃洞应藏道者机。

石髓夜凝千手相,山花春染五铢衣。

闻声欲救恒沙苦,可使呻吟满近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观音岩修行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游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高僧的苦行精神与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首联“大士何年苦行归,果成随处辟岩扉”开篇即点出主题,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大士(即高僧)在某个未知的年代,开始了艰苦的修行之旅,最终成就了非凡的修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开辟出隐居之所,象征着其修行的成果与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颔联“长江不隔人间路,邃洞应藏道者机”进一步展开画面,长江虽浩瀚,却并未阻隔高僧与世间的联系,反而映衬出他超然物外的智慧与洞察力。邃洞中藏着道者的智慧与机巧,暗示高僧不仅在物质上自给自足,更在精神层面有着深邃的领悟与实践。

颈联“石髓夜凝千手相,山花春染五铢衣”描绘了观音岩的自然景观与高僧的生活细节。夜晚,岩石上的石髓仿佛凝结成了千手观音的形象,象征着高僧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春天,山花绽放,将高僧的五铢衣染上了鲜艳的颜色,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高僧生活状态的生动描绘。

尾联“闻声欲救恒沙苦,可使呻吟满近畿”表达了高僧的慈悲心肠与济世情怀。听到世间苦难的声音,他渴望伸出援手,帮助无数受苦的人们,使得近畿之地充满温暖与希望。这一联不仅升华了主题,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中“普度众生”的核心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高僧在观音岩修行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其对世间苦难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深刻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游朴
朝代:明   字:太初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生辰:1526—1599

游朴(1526—1599),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人,字太初。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猜你喜欢

春游四首·其二

无数飞花送小舟,蜻蜓款立钓丝头。

一溪春水关何事,皱作风前万叠愁。

(0)

过石氏园

石氏园亭竹一围,眼前胜事只心知。

幽禽有语能留客,流水无情自入池。

客里岁华将尽日,梅边春信独来时。

醉吟吟后无吟者,又得闲闲一首诗。

(0)

赠茅先生

二室神仙宅,三茅道士家。

野人遗竹帚,弟子扫松花。

有道能擒虎,无心任践蛇。

天平有陈迹,吾欲老烟霞。

(0)

中秋金河感怀

金山今夜月,辽水一尊同。

雁影不复北,马蹄犹向东。

山川新战血,宇宙旧飘蓬。

扰扰馀生事,愁来醉眼中。

(0)

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泉腥马不食。

长城城下多乱泉,多年冷浸征人骨。

单于吹落关山月,茫茫原上沙如雪。

十去征夫九不回,一望沙场心断绝。

胡人以杀戮为耕作,黄河不尽生人血。

木波部落半萧条,羌妇翻为胡地妾。

圣皇震怒下天兵,天弧夜射旄头灭。

九州复禹迹,万里还耕桑。

但愿猛士守四方,更筑长城万里长。

(0)

自责

逆风吹面朝连暮,蓬勃飞尘涨烟雾。

前驺杳不辨西东,驻马临流不能渡。

却寻山崦问津焉,山下野老方耕田。

举鞭绝叫呼不得,俯首伛偻驱乌犍。

可怜野老头如葆,龟手扶犁赤双脚。

为言生理固须勤,盍避今朝风色恶。

已而野老笑回头,我自家贫仰有秋。

官人富贵年如此,胡不收身觅少休。

我初无意聊相谑,不意此翁反见诮。

莫嗔泷吏笑吾侬,自揣吾侬也堪笑。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