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徵五隐,东都别二贤。
云气浮函谷,星光集颍川。
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鹿裘披稍裂,藜床坐欲穿。
阮籍唯长啸,嵇康讶一弦。
涧险无平石,山深足细泉。
短松犹百尺,少鹤已千年。
野鸟繁弦啭,山花焰火然。
洞风吹户里,石乳滴窗前。
虽无亭长识,终见野人传。
洛阳徵五隐,东都别二贤。
云气浮函谷,星光集颍川。
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鹿裘披稍裂,藜床坐欲穿。
阮籍唯长啸,嵇康讶一弦。
涧险无平石,山深足细泉。
短松犹百尺,少鹤已千年。
野鸟繁弦啭,山花焰火然。
洞风吹户里,石乳滴窗前。
虽无亭长识,终见野人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吟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古朴,充满了对远古时代隐逸文化的怀念。
“洛阳徵五隐,东都别二贤”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心中对于历史上那些隐逸人物的敬仰之情,他们或是在洛阳城中,或是在东都寻找知音,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现了自己对于那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云气浮函谷,星光集颍川”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函谷、颍川都是古地名,这里被赋予了云雾缭绕和繁星点缀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两句则描写了隐逸生活中的平凡琐事,霸陵与成都是古代的地名,樵夫与卜者是古时普通百姓的职业形象,这里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简单生活的珍视。
“鹿裘披稍裂,藜床坐欲穿”则是隐逸生活中的点滴琐事,鹿裘与藜床都是古代隐者居住环境中的物品,这里通过对这些物品状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隐逸生活的亲切感。
“阮籍唯长啸,嵇康讶一弦”两句则是对历史上著名隐逸人物的点赞,阮籍与嵇康都是三国时期有名的隐逸之士,他们以高洁的品格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这里诗人通过对他们艺术才华的赞美,再次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尊崇。
“涧险无平石,山深足细泉”则是继续描绘自然景观,这里的山涧与细泉构成了一个幽静而又险峻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潺潺的溪流声和感受到那种远离尘世的宁静。
“短松犹百尺,少鹤已千年”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中的生命力的赞美,这里的短松与少鹤都是时间的见证,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存状态,展现了一种生命力与时间的抗争。
“野鸟繁弦啭,山花焰火然”则是对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的一种描绘,这里的野鸟与山花都是季节变化中的活跃元素,它们以一种生机勃勃的姿态出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无尽的生命力和色彩。
“洞风吹户里,石乳滴窗前”则是对隐逸居所环境的一种描绘,这里的洞穴与石乳都是山中特有的景观,它们在这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神秘的空间氛围。
最后,“虽无亭长识,终见野人传”则是一种对于历史记忆与个人认同的表达,尽管没有宏伟的亭台楼阁来作为纪念,但隐逸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自然山水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对于隐逸文化的一种颂歌,是他内心世界对于美好自然与古典生活方式的一次抒情。
牡丹何可无言,广平曾有梅花赋。
蹉跎老矣,愁多欢少,花开人去。
黄绢飞来,分明却见,旧家风度。
是东皇,唤取玉堂仙伯,要长在、花间住。
惭愧相思千里,也看同去年崔护。
诗盟酒伴,吟看醉绕,应无重数。
寂寞江亭,青山不断,碧云将暮。
对夕阳老树,悠然北望,诵天香句。
仗剑出西游,来游帝王州。
登高望故国,感慨弹箜篌。
长歌四五发,云物惨不收。
歌声忽悲壮,江汉不敢流。
峨峨天目山,王气今已收。
英主从北来,长驱势莫留。
浮云捲旌旗,天兵动戈矛。
国破佳人死,时危志士忧。
遂令歌舞地,夜雨鸣松楸。
野殿莓苔古,荒城鸟鼠秋。
茫茫古帝魂,千古不可求。
神飞故宫远,月出西陵幽。
凄凉白云乡,寂寞芳草洲。
我欲吊古迹,落日寒飕飕。
无言一尊酒,悲风起闲愁。